第184章 三大剑仙(1/2)

“第一种,找到两界最接近的地方,凭自身修为强行打破空间壁垒,便可进入。”

“第二种,则是等到两界交匯之时,寻得那个连接点,便可顺利进入。”

“当年逍遥子所採用的,正是第二种方式。”

“在恰当的时机,来到合適的地点,便『恰巧』进入了长春不老谷。”

“诸位可想像这等机缘有多么罕见。”

“正因如此,悠悠千百年来,唯有逍遥子一位外人得以踏入长春不老谷。”

“逍遥子在参悟《长春不老功》后,恰逢那空间交匯之机再次开启,便隨之离开了长春不老谷。”

“临行之际,他忧心无名仙石会为谷中百姓引来祸患,便將其一併带走,仅留下一部简易的吐纳之法。”

“正所谓『仙石隨风去,空谷余清泉』。”

“那长春泉因与仙石共存千年,亦蕴含灵机,泉水源源不绝,具延年益寿、润肤养顏之奇效。”

“谷中之人日常饮用此泉,再辅以逍遥子传授的吐纳之术,寿命悠长,身无疾苦,真乃一处世外乐土。”

“再言逍遥子其人。”

“他乃真正的问道之人,心胸开阔,隨性而行,来去无踪,游走尘世之间,转眼便是一甲子光阴。”

“为使一身绝学不至於湮灭,逍遥子遂於天山縹緲峰上创立逍遥派。”

“他將平生所悟之武学悉数整理成典,除却修仙秘法《长春不老功》,尚有诸多神通绝技。”

“待一切筹备妥当,逍遥子下山寻得三位聪慧孩童,即后来之逍遥三老。”

“原计划待三老功法初成,彼此参悟间自会发现相通之妙。”

“届时三人可融会贯通,共探长生之道,以光大逍遥派之传承。”

“未曾想三徒竟因情所困,执迷难返。”

“逍遥子本洒脱之人,见徒儿难遂己意,便不加约束,拋却尘事再度游歷四方。”

“潜心修行一甲子,参悟道法一甲子,云游天下一甲子,开宗立派一甲子,逍遥自在又一甲子。”

“总计五甲子,享寿三百年。”

“如今逍遥子道门修为已达半步天人大长生之境,堪称大宋道门第一高手。”

“加之他游歷江湖时博览诸家武学,自创数门绝世功法,武道修为亦登临地仙之境,实力堪称绝伦。”

“因此综合评定,暂列为道家仙人榜第十一席。”

苏尘话音刚落,厅中顿时一片譁然。

眾人未料长春不老谷竟如此神妙,竟如战神殿一般,超脱於凡尘之外。

想想战神殿数千年无人能入,这长春不老谷自然也是与世隔绝之地。

千百年来,唯有如上古墓主、逍遥子这般天命加身之人,才得以因缘际会,踏入此等秘境。

至於苏尘所言的另一种进入方式,眾人几乎不加理会。

且不说如何寻得长春不老谷之所在,即便寻得,也非一般人能破开那两界屏障。

在眾人看来,欲入此谷,唯靠天命,除此之外別无他途。

待听后续讲述,眾人无不瞠目结舌。

这逍遥子居然將谷中的无名仙石一併带走?还说是为了百姓著想?

世间岂有更无耻之人?

然而真正通达之人却暗自点头,讚嘆逍遥子思虑周详。

那无名仙石无疑乃仙家至宝,价值无可估量。

若其仍存谷中,恐怕引来仙道大能破空夺宝。

若来者心术不正,则谷中百姓恐遭灭顶之灾。

如今仙石既去,长春不老谷的吸引力便大大减弱,也间接避去了不少祸端。

及至听闻逍遥子那超然洒脱的行径,眾人更觉敬佩。

此种心境,唯有修仙者方能拥有。

隨意游歷,弹指便是六十年,何人不心生嚮往?

凡人寿命短暂,奔波半生,欲游歷时已年老体衰,徒嘆光阴飞逝,青春不再。

唯有如逍遥子这等掌握长生奥秘的修士,方能如此从容自在,享得大自在、大逍遥!

此情此景,不禁令眾人对修仙之道更加心驰神往。

短暂的寂静过后,大厅中的眾人开始低声交谈起来:“没想到这长春不老谷竟与战神殿一样,乃是一处罕见的神秘之地,难怪千百年来无人能入其门。”

“谷中有长春泉,谷中百姓无病无灾,延年益寿,的確可称为人间仙境。”

“可惜长春不老谷只在特定时机、特定方位才能进入,哪怕將大理每一寸土地翻个底朝天,也未必能找到入口。”

“这逍遥子果然心境豁达,隨缘而行,修炼六十载,悟道六十载,游歷六十载,创派六十载,再逍遥六十载,如此人生,真是令人艷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