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可惜绝无神不知深浅(2/2)
正因如此,无名与慕应雄才会决然赴东瀛,捨命一战,终將隼人天隱斩杀。
事实证明,他们的牺牲確有成效——少了隼人天隱的《天火神功》,魔兵无情刀的铸造就此中断。
然而谁都没有预料到,隼人天隱死后,其气运並未四散消弭,反而尽数流入东瀛皇室血脉之中。
难道这意味著,东瀛大地又孕育出了第二个隼人天隱?
再结合千秋大劫之力可代代相传的特性,无数人心中骤然浮现一道惊雷般的念头:
隼人天隱的劫力,已然传承到了东瀛天皇身上!
此人,正是新的劫心之主!
而这,恰恰应验了笑三笑在推背密卷中的预言:
那名劫主將成为东瀛之王,並率先对大汉王朝发起征伐。
如今看来,东瀛天皇身为东瀛之主,早已显露出主宰一方的气象,且始终图谋大汉疆土。
剎那之间,所有线索一一吻合!
短暂的死寂之后,厅中群雄纷纷骚动,议论声此起彼伏:
“什么?东瀛天皇竟是陆地神仙?还排在武神榜第二十位?”
“天下王朝中有陆地神仙坐镇的不少,但身为帝王仍拥有如此战力,唯此一人而已。”
“好个狡诈的东瀛天皇!绝无神自以为称霸一方,实则一直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间。”
“毕竟实力差距太大,绝无神再猖狂,也不过是他手中一枚棋子罢了。”
“不知这天皇背后藏著何等毒计,大汉若要面对这等对手,恐怕风雨將至啊。”
“没想到东瀛天皇竟也曾踏足过大汉武林,此人心思之深、布局之密,堪称当世翘楚。”
“天啊!连隼人天隱的气运都被东瀛皇族吸纳而去,那这位东瀛天皇岂不是要成为继任的劫主?”
“千秋大劫的劫力代代相传,照眼下情形来看,这东瀛天皇极有可能便是继隼人天隱之后的新一代劫心之人。”
“可恶!这千秋浩劫真是斩不断理还乱,刚除掉一个隼人天隱,又冒出个东瀛天皇来。”
……
三楼西边第五间雅室。
步惊云与聂风皆神色微变。
自从得知千秋大劫源自东瀛,而东瀛首当其衝的目標正是大汉皇朝以来,二人便对东瀛动向格外警觉。
此刻听罢苏尘所言,心头顿时涌上一股沉重的不安。
“云师兄,这东瀛天皇来意恐怕不善。”
聂风眉头紧锁,语气中透著忧虑。
步惊云默然点头,转向魔主问道:“依前辈所见,这位东瀛天皇,是否真有可能是下一任劫主?”
魔主略作思索,缓缓开口:“此人本就是东瀛之主,如今更承接了隼人天隱遗留下的庞大气运,种种跡象看来,確实与劫心之人的命格极为吻合。”
此话一出,聂风心头一沉,忍不住高声追问:
“敢问苏先生,那东瀛天皇究竟打算如何图谋大汉江山?他可有具体谋划?”
这一问,立刻引起满厅共鸣。
眾人无不屏息凝神,竖耳倾听。
从先前指使绝无神进犯中原一事便可看出,东瀛天皇行事极其隱秘,必须借他人之力扰乱视线。
可究竟是何种手段,能以小搏大、一举定乾坤?实在令人费解。
於是,所有目光再次聚焦於白玉高台,静候苏尘解答。
……
白玉台上,苏尘神色从容,轻啜一口茶水,悠悠道来:
“东瀛与大汉相比,国土不过数十倍之差,国力更是远逊。
纵然给那东瀛天皇百般胆量,他也绝不敢公然率军渡海开战。”
“他真正的依仗,在於当年游歷大汉武林时,偶然发现的一桩惊世秘辛——”
“那便是藏於凌云窟深处的一件旷世奇宝:九州龙脉。”
“风水典籍中常提龙脉,乃是一国气运凝聚之所,形態各异,玄妙莫测。”
“歷代皇朝对其所在皆讳莫如深,或极力遮掩,或重兵守护,唯恐落入敌手。”
“而藏於凌云窟中的这条龙脉,却非寻常。
它並非某一王朝独有,而是统御整个九州大地的祖脉!”
“天下诸国的兴衰气数,皆繫於此一线之间。”
“谁能掌控此脉,谁便能执掌万邦气运,登临至尊之位。”
“哪怕东瀛只是偏隅海岛,若得九州祖脉加持,国势必將扶摇直上,超越大汉,问鼎帝境,乃至號令天下!”
“但凌云窟地处大汉腹地,耳目眾多。
若他亲率高手前往,必遭察觉。”
“因此,他需要有人替他搅动风云,引开江湖视线,方能暗中图谋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