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可怕的魔头(1/2)
“即便如此,他醒来之后,功力仍在不断精进,甫一甦醒便已逼近地仙境第九重!”
“综上所述,暂將其列为武道通神榜第十三位。”
话音方落,满厅譁然。
不少人恍然大悟。
回望当年北离局势,皇帝確然不容有失。
若因私怨致国破家亡,遭殃的是千千万万无辜百姓。
叶鼎之与洛青阳或可不顾,但百里东君不能不顾。
於是,在兄弟情义与天下苍生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侠之小者,为友赴难;
侠之大者,护国安民!
百里东君並非薄情寡义,而是胸怀苍生,心繫万里江山。
从百里东君將北离皇帝狠狠压制,一掌將其从武皇境轰至宗师境便能看出,他压根就没把那所谓的帝王之位放在眼里。
说到底,叶鼎之走错了路。
天下大势所迫,百里东君只能与他对立,最终酿成这场无可挽回的结局。
然而真正令全场震动的,却是苏尘最后那句话。
百里东君即將重逢鬼仙莫衣,饮下孟婆汤后醒来,便是地仙境第九重天的绝世高手!
可如今他在武道通神榜上仅列第十三。
那排在他前面、位列第十二的强者,又该是何等境界?
江湖中人纷纷议论,心潮难平。
更多的人则是心头激盪,不由自主地望向白玉台。
白玉台上,苏尘意兴正浓,在无数灼热目光的注视下,朗声开口:
“接下来,揭晓下一位上榜的武道巨擘。”
“武神榜第十二位——燕狂徒。”
“这位人物,想必大宋武林中的诸位同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三十年前,他横扫大宋江湖,纵横无敌,无人能挡。”
“有人叫他『大宋第一疯子』,有人称他『大宋第一奇人』,也有人尊他为『大宋第一高手』。”
“无论名號如何,他始终稳坐头把交椅,而第二名,连他的影子都追不上。”
“他行走江湖之时,各大门派噤若寒蝉,成名侠客无人敢称雄,无人敢挑战。”
“当年他重伤坠崖,江湖群雄奔走相告,举杯庆贺,甚至喜极落泪。”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令整个武林胆寒的大魔头终於死了。”
“却没人想到,燕狂徒还活著。”
紫金楼內,剎那间如雷炸裂!
四下豪杰目瞪口呆,脑中嗡嗡作响。
尤以大宋出身的武林人士最为震撼,一个个僵立原地,宛如泥塑木雕,连呼吸都忘了。
燕狂徒!
若要为大宋江湖立传,这三个字必当浓墨重彩。
三十年前的大宋武林,几乎就是他一人主宰的天下!
那时正邪两道前所未有地团结,只因有燕狂徒存在。
五十年前的血手厉工,虽被称作百年第一魔头,但论搅动江湖之烈,远不及燕狂徒。
毕竟厉工发狂时也只杀正道中人,而燕狂徒不同——正道他杀,魔道他也杀,凡不顺其意者,皆为仇敌,独身一人对抗整个武林。
更可怕的是,他实力通天,凭一己之力镇压了整个大宋江湖。
正道侠士不敢行义,邪道梟雄不敢造次,各大门派夜不能寐,草木皆兵。
可想而知,他是多么令人痛恨,又是多么令人畏惧。
所以当他坠崖重伤、生死不明时,整个江湖为之沸腾,各派掌门焚香祭天,含泪欢庆。
而如今,苏尘竟说他还活著?
那个曾让大宋武林闻风丧胆的第一狂人,竟然从未死去?
这消息如同惊雷劈下,瞬间浇灭了所有人的热血。
剎那之间,那段被深埋的恐惧再度浮现心头。
白玉台上,苏尘並未理会眾人震骇的神情,只是轻轻摇动手中摺扇,语气平静地继续说道:
“燕狂徒作为昔日大宋武林的巔峰霸主,天赋之高,堪称百年罕见。”
“四岁习武,八岁踏入宗师,十二岁已入天人之境,並將所见武功尽数融会贯通。”
“十五岁那年,便已登临武皇之位,隨手便可创出天阶武学,根基之深厚,无人能及。”
“他是天生的战魂,胆魄超凡,越是危局越能突破,越级而战对他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