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魔门之不朽!(2/2)
嘶——
眾人齐齐倒吸一口冷气,仿佛透过苏尘的话语,看到了那遥远年代的壮阔图景:有人凌空而行,有人负山而奔;百家论道,万法爭辉,天地间儘是修行者的身影。
在这片光辉耀世的武道时代,各大皇朝中顶尖强者层出不穷,即便是被世人尊为“陆地神仙”的无上人物,也仅处於第五重境界,虽可雄踞一方,却远非巔峰。
正当世间武风鼎盛、蒸蒸日上之际,一位旷世奇才横空出世,创立魔道修行之法,踏破极限,迈入魔道第七境——不灭之境!
那一尊巍峨魔影撑起天地,焚天煮海的魔火翻腾咆哮,几乎將眾人心神焚烧殆尽。
“还不醒来!”
苏尘猛然一声断喝,如雷霆炸响,眾人这才从幻象中惊醒,冷汗浸透衣衫,眼神中仍残留著未散的恐惧。
他轻嘆一声,心中颇感无奈。
每次讲史,他都以幻灵阵重现当年景象,只为求个真实可信,却不料此次险些酿成大祸,让听者陷入心魔。
见状,他只得暂且收住话头,草草结束这段过往。
“那位魔神强横无匹,妄图执掌乾坤,最终引得天下群起而攻之。”
“那一战撼动八荒,连天意都出手干预,才勉强將他镇压。”
“可因他已修成不生不灭之体,眾人力竭也无法彻底诛杀,只能將其躯体分割,分別镇於四方尽头。”
“至於他所持的凶器,则被天道封禁於大秦境內。
为防此物脱困,整片大秦疆土都被落下封印。”
“虽不影响修行进境,但凡身处其地,便註定无法超脱生死,自然也无人能悟出长生之道。”
……
当苏尘说完大秦为何无缘仙路的缘由后,满座宾客依旧久久回不过神。
其实当初他推演此事时,也曾震惊不已。
但转念一想,却又释然。
若大秦真有长生之法,以嬴政那等惊才绝艷之人,岂会束手无策?又怎会如此执著於寻药问道?实在不合常理。
除非是天地不容,否则这般渴求长生的模样,反倒显得有些失了气度。
而在推演大秦秘辛的同时,他也顺带探查了帝释天的来歷。
由於他的八相世界源自长生界的至高神通,凌驾於这方天地之上,纵然只修至小成,却已足以窥破万古玄机。
结果发现,此界的帝释天亦名徐福,正是两千年前受大秦帝王所召的一位方士。
后来此人率军围猎凤凰,那神兽当时棲身於大秦与大汉交界之地,徐福侥倖得手,取其精血吞服。
唯恐帝王降罪,遂逃往东瀛避祸。
数百年后,他才悄然重返中原,却始终不敢踏入大秦故土,只在大汉境內游走。
苏尘甚至揣测,倘若当年徐福回归大秦,哪怕服下凤凰之血,恐怕也难逃寿尽之劫。
命运之玄妙,莫过於此。
此时,摘星楼中的眾人也陆续从震撼中回过神来。
上古时代的辉煌盛世令人神往,而那位登临第七境的魔神更是让人胆寒心悸。
竟需举世之力联手围剿,连天道都无法彻底抹除,实在是恐怖至极!
所有人仿佛心头被掀开一道口子,纷纷开口倾诉,恨不得把胸中激盪尽数吐露。
“老天爷啊,上古武道竟如此昌盛,简直是神仙满街跑,大宗师都不值钱了!”
“可不是嘛!谁曾想那时百家林立,修行之路千条万绪,哪像如今这般凋敝单一。”
“也不知后来出了什么变故,才让武道衰落至此?莫非就是那场围剿魔神的大战惹的祸?”
“那魔神太嚇人了!竟能另闢修行路径,炼就永生之躯,魔道第七境『不灭』简直逆天!”
“对啊,连天意都无法彻底消灭他,只能强行镇压,这份实力太过骇人。
连他用的兵器都被锁死在大秦境內。”
“原来大秦没有仙法竟是这个缘故,真是天意弄人啊!虽说封印凶器无可厚非,可苦了整个王朝的后人。”
“按苏先生所说,天人不过是第五境,之后还有破碎、羽化之说。
难道『羽化』便是某一条修行体系的第七重?”
“很有可能!魔门第七境称不灭,那佛门、道门、儒宗乃至其他武道流派呢?除了三教之外,那些异途强者又通向何境?或许『羽化』正是其中某一脉的终极之境!”
一时间议论四起,人人眼界大开,仿佛拨云见日,窥见了久被遮蔽的苍穹真相。
在江湖中行走的高手,以往最高也不过是宗师、大宗师之流。
这类人物,往往镇守一方疆域,乃是各大皇朝中顶尖的存在,寻常人穷尽一生也难见其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