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走火入魔(2/2)
“放眼神州大地,除却纯粹武夫之外,最强者多出自佛门、道统与魔道三大体系。”
“而今大宋武林,恰好这三教各有一位强者,登临半步天人之巔。”
他语气温和,仿佛只是寻常閒谈,可在眾人听来,却如惊雷炸响,直震得心神动盪。
须知自古武道昌盛的时代远去之后,如今神州之上,天人之境已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人数稀少至极。
纵览至今,苏尘所提及真正確认达到此境的,不过寥寥数人:大汉的长生不死神、魔主白素贞、活了两千年的长生魔;
大隋邪帝向雨田,大唐不良帅,大宋逍遥子,还有刚刚確认却未列入大明榜单的武当开山祖师张真人;
此外异族之中,蒙元有魔宗蒙赤行,另有一僧门隱世高人亦达此境。
真正坐实的天人,尚不足十指之数。
而在天人之下,半步天人便是最顶尖的战力象徵。
世人普遍认为,此等境界必属凤毛麟角。
此前大明仅有三位半步天人,已令眾人觉得合理。
即便如今得知大宋第四已是九重天圆满,倒也不觉意外。
前三皆为此境,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一个王朝拥有三四位半步天人,並不过分。
即便再多添一位,大宋朝廷所掌握的半步天人也不过四人罢了。
可当苏尘说出大宋民间江湖竟藏著七位半步天人时,全场几乎为之譁然,难以置信。
大明皇朝那边自不必提,原本还想著在高手数量上压过大宋一头,如今这七个名额一出,怕是连爭的心气都没了。
就连大宋本土的武林中人,听到自家境內竟有七位半步天人,也是震惊不已,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老天爷啊!咱们大宋居然藏著七个半步天人?”
“要不是苏先生亲口所说,我绝对当他是胡诌!”
“我也觉得离谱,怎么算都凑不够七个人啊。”
“要是把诸葛神侯的师父韦青青青算进去,你们还能想到別的可能人选吗?”
“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了。
更何况苏先生说佛、道、魔三教各有一位,这话也太玄乎了吧?”
“道门多半是指全真教那位,魔门更是听都没听过名字,至於佛门……莫非真是那个扫地的老僧?”
“扫地僧確实极有可能。
萧帮主父子联手都奈何不了他,可他行事又不像个正经和尚——竟然救下慕容博那个大恶之人!”
“哎,你还指望大宋佛门能有多清白?少林寺的玄慈方丈不也跟四大恶人之一的叶二娘勾搭成奸?”
“玄慈简直是把佛门慈悲丟尽了!叶二娘日日偷婴虐杀,害得多少人家骨肉分离,他身为方丈却装聋作哑,视若无睹!”
“少林寺早就腐朽透顶了,只盼萧帮主父子早日雪恨!”
“话说回来,我突然想起一个人——当初苏先生点评东方不败时提到,那《葵宝典》本是我们大宋一名太监所创。
此人至今未曾露面,极有可能便是那第七位半步天人!”
“有道理!除了韦青青青、扫地僧、葵总管,確实再难找出第三人。
其余恐怕都是隱世高人,还是等苏先生亲自揭晓吧!”
六楼北侧第二间雅厢內,萧峰父子目光如炬,心中已然认定,佛门那位半步天人,必是那日少林藏经阁中的扫地老僧无疑。
他们屏息凝神,只等苏尘开口详解,好摸清此人底细,寻得应对之策。
高台之上,待喧囂渐歇,苏尘这才缓缓启声:
“先说这佛门半步天人,想必不少人已猜到了他的身份。”
“不错,正是少林寺那位扫地僧。”
“这位扫地僧,本名慕容龙城,乃是慕容博的祖父。”
“慕容龙城年少成名,天赋卓绝,遍访名师,终自创斗转星移、参合指、龙城剑法等绝学。”
“昔日慕容家不过亡国遗族,风雨飘零,正是他一手將家族重振,立为大宋武道望族。”
“在那个年代,慕容龙城无疑是江湖中最顶尖的存在之一。”
“后来,为求武道突破,他潜入少林,暗中修习七十二绝技。”
“但他当时並不知晓,这些绝技若无极高心性修为,绝不可兼修多门,否则极易走火入魔。”
“他確实在短期內功力暴涨,但身体也隨之承受巨大反噬,痛苦不堪,神志亦逐渐混乱。”
“力量让他迷失,变得狂妄自大,最终向当年劲敌段思平发起挑战。”
“段思平乃大理段氏先祖,一阳指与六脉神剑皆由其所创,实力与慕容龙城本在伯仲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