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实在不值(2/2)

儘管大宋根基深厚,幅员辽阔,终究在风雨飘摇中稳住了阵脚。

而蒙元始终对这片富庶之地垂涎不已,屡次派兵侵扰边关,试探虚实。

可自从苏尘之事传开后,蒙古高层反倒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那一纸《大宗师榜》刚一公布,便让天下人看清了大宋江湖的深不可测。

七位半步踏天之人傲立巔峰,冠绝诸国,光是这份气势就令人胆寒。

更別提燕狂徒即將甦醒,一旦出世,便是真正的陆地神仙。

还有那曾点拨风清扬的神秘剑道巨擘,以及能破解王重阳“忘情天书”心魔封印的隱世高人——后者虽未上榜,但实力已毋庸置疑为陆地天人层次。

至於那位剑神,尚存疑云,毕竟早前榜单並不收录纯粹剑修。

此外,大宋境內还蛰伏著两大古老血脉:龙氏与童氏。

前者执掌神龙剑,后者继承灵境遗秘,族中底牌重重,外人无从知晓其极限所在。

而在当世公认的长生者之中,大宋独占二人——逍遥子与不死龙魔尹仲。

单凭这两位存在,足以令蒙元君臣望而却步。

尤其尹仲,昔日曾借大宋兵马征伐水月洞天,彼此情谊匪浅。

若真要动大宋,他未必袖手旁观。

更何况此人不仅修炼童家秘术,可召雷唤雨,更融合龙神真功,近乎不灭之躯。

纵使蒙元倾尽高手围攻,恐怕也难討便宜。

由此可见,大宋这块骨头,实在硬得硌牙。

可若想转头去啃大明,怕也是行不通。

浪翻云现身之后,这位陆地剑仙坐镇江南,儼然一道铁壁铜墙。

蒙元纵有雄兵百万,面对一人一剑,也只能止步不前。

加之大明军伍精锐,又有明教等江湖势力暗中策应,內外呼应,防线固若金汤。

对於浪翻云,蒙元並非没想过设局伏击。

也曾动念集结所有顶尖强者,以逸待劳,来一场围猎。

但反覆权衡之下,终是作罢——胜算太低,风险太大。

为一个方夜羽冒此大险,实在不值。

暂且按下蒙元如何应对浪翻云不表,再看大唐这边,同样是风起云涌。

当苗疆深处那具上古第七境大魔神蚩尤的残躯被揭出,临近山野的百姓连夜举家迁徙,唯恐祸及自身。

幸而苏尘此前放出数条消息安抚人心,否则整个大唐武林早已陷入恐慌。

如今虽仍无人敢涉足苗疆百里之內,但至少不必日日提心弔胆。

除却蚩尤遗骸带来的阴影,另一桩轰动江湖的大事,则是三百年来神出鬼没的“不良帅”终於浮出水面。

袁天罡之名一经传出,顿时掀起滔天波澜。

无数人踏破铁鞋,只为寻其踪跡,求见一面。

原因无他——此人竟掌握炼製长生不老丹之法!

修道之路漫长艰险,成仙渺茫;可服下一枚丹药,便可跃过千难万劫,直登永生之境。

如此捷径摆在眼前,谁又能不动心?

在这场狂热中,反应最复杂的莫过於当今大唐女皇。

她深知袁天罡不仅是自己的授业恩师,更是助她登上九五之尊的关键人物。

可直到今日,她才惊觉:原来袁师竟是太宗年间的国师!

“既然他曾辅佐先朝,为何未救南唐后主?反倒是扶持我登基……”

“是因苗疆之乱耽误了时机?还是李唐子孙已无人堪继大统?”

“如今长乐宫主重现人间,他又將作何抉择?”

夜风拂面,女皇独立凤仪阁外,仰望星河如练,眸光幽深似海。

与此同时,除了蚩尤残躯与袁天罡之外,大唐江湖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已然落在龙虎山天师府上。

只因玄冥教已倾巢而出——冥帝朱友圭亲自领军,连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鬼王朱友文竟也赫然隨行。

四大尸祖、五大阎君、黑白无常、水火判官尽数到场,二十余位大宗师以上高手齐聚一处,气势冲霄。

这支庞然大军已在山下扎营,只待天明破晓,便要叩山门、战天师,向当代张之维发起挑战!

……

光阴流转,一日倏忽而过。

在这短短二十四时辰內,明、宋、唐、元四国皆风云变幻,暗流汹涌。

摘星楼一楼大堂內,几名江湖客围桌而坐,酒香氤氳间,正侃侃而谈各地异动。

这样的场景,在这座连接四方的城池里,早已司空见惯。

“你们听说了吗?昨儿个恶人谷直接被剷平了!陆小凤领著一队人马杀进去,救出大明上代第一剑客燕南天,西门吹雪亲自出手,一剑斩杀数十名凶悍的恶人。

新任剑神解救前任剑神,这气势,真是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