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离恨天(1/2)

选择站在元始一方,其实也不足为奇。

所以,儘管通天对其决定不满,却也能理解其立场。

尤其自从许凌渊出现后,截教重兴的希望显现。

他自然更能看清,自己与这位大师兄之间並无根本衝突。

因此,许凌渊才会前来此处。

正如他所说,他是来化解封神旧怨的!

手中渔鼓,正是他代表截教、代表通天教主的凭证。

其中含义,太上老君自然明白。

他並未因许凌渊年纪与修为而轻视此人。

只是静静看著他,显然在等他继续开口。

“大师伯想要效仿当年李聃所为,此事阐教那位圣人恐怕並不知情?”

许凌渊直言道。

话语之中,已然改了称呼。

从先前疏离的“太清圣人”,变成了如今的“大师伯”。

他心中明白,那李聃日后將成人间至圣。

其所开创之道家学说,更是奠定人族根基的重要支柱之一。

这是什么?

这分明就与阐教传播“礼法”之道同出一理。

老子,是要在人间广传人教之道统。

更要知晓,老子所立之教,本就是以教化人族为核心的人教。

他在凡间布道,亦是在践行自身所行圣人之道。

倘若此计得逞。

太清圣人的大道境界,恐怕立刻便会更上一层楼。

而天下气运,也將迅速向人教倾斜。

对阐教来说,这样的局面绝难容忍。

这也是许凌渊敢於与老子谈合作的另一重考量。

他断定,元始天尊与老子之间,远非外人所见那般亲密无间。

“元始师弟的確不知。”

太上老君淡淡开口,並未否认。

事实在那里摆著。

他对元始天尊和阐教,自然心存不满。

须知这位號称无情的圣人,其实並非真正忘情绝欲。

封神之战之后。

阐教辅佐周朝建立,推广礼法制度,风光一时无两。

佛门也在大战中获益,吸纳了不少神通广大的修士归入麾下。

唯有人教,未从中获得半分好处。

虽则人教本身传承稀薄。

老子只有玄都一位弟子,也不需过多资源。

但最令老子心中生怨的,是量劫过后他曾替弟子玄都求一尊四御之位——“中天北极紫薇大帝”。

元始天尊却未答应。

反而將那位置给了周武王的兄长伯邑考。

藉此巩固周朝气运,也为阐教谋得更大优势。

虽然事后元始也曾赔礼道歉。

但从那时起,老子便彻底寒心。

他离开居住多年的崑崙山,移居首阳山另建道场。

而元始天尊则自以为截教已衰,阐教正处鼎盛时期。

自信再无敌手,也未曾再试图修復与老子的关係。

所以这一次,老子的计划自然是一点都不会告诉元始天尊。

听对方答应下来,许凌渊又开口:“大师伯原本是想找佛门来帮忙?”

……

但这次,连太上老君这位太清圣人的善尸化身,看向许凌渊的眼神都变了。

他满脸不可置信。

原因很简单——他確实有打算拉佛门作为外援。

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谋划在初期或许还能隱藏得住。

可一旦正式在人间传下道统,便会引发气运变化。

到时候,就算元始天尊再迟钝,也一定会察觉到异常。

那种情况下,单靠他自己,绝不可能瞒得过去。

所以必须藉助其他圣人的力量来遮掩。

而此前,通天教主已经困於碧游宫。

至於女媧娘娘,自从巫妖大战之后便极少插手三界事务。

剩下的选择,只剩佛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