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 章 深意(2/2)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嗡——”

高空之上,两股庞大的气运与功德之力,已然被彻底吸收。

许凌渊望著这一幕,眉头微皱。

原本因天灵而生的喜悦,也悄然消散。

“为何……凌渊界晋升中千世界的徵兆,一点都没有显现?”

说到底,他对这次演化寄予厚望。

原因无他——

这次所得的气运,实在太过惊人!

孔丘证圣,是他多年布局的成果。

更藉助了老聃当年成圣所积累的余势。

孔丘登临圣贤之位,不仅带动儒道兴盛,更引发三皇共鸣,重塑人道根基。

他所带来的气运,几乎抵得上以往所有收穫的总和!

不仅如此——

还有一份来自四御之位的神道气运!

作为天庭四大至高神位之一,四御的气运分量之重,难以估量。

此次气运之多,几乎超出了许凌渊的想像。

依著许凌渊的设想。

这次虽未能令凌渊界一步跃升为中千世界。

但至少,应该触碰到晋升的门槛,察觉到某种跡象才对!

可现实却是,他毫无感应。

凌渊界的確被大幅完善,这一点毋庸置疑。

许凌渊可以清晰感知。

如今的凌渊界,各地已渐渐孕育出生灵的踪跡,高山河流、灵脉纵横,皆显现出勃勃生机。

星界趋於圆满,大地充满活力,海洋波澜壮阔。

许凌渊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

就他看来,作为小千世界的凌渊界,几乎已臻完美,无从再加修饰。

偏偏就是如此,他却感受不到一丝即將跃升中千的徵兆。

那些积累的气运,仿佛消失在了虚无之中,激不起半点涟漪。

而这种局面,似乎在传递一个信息:

“晋升中千世界,除了气运和功德,还另有隱秘条件?”

许凌渊眉头深锁。

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解释。

就如同当年凌渊界迈入小千世界,必须等到“天地第一个生灵”诞生才完成蜕变一样。

如今的晋升,恐怕也藏有某种特殊门槛。

即便是身为天道化身的他。

一时之间,也理不出线索。

“不……也不是毫无头绪……”

正当他思索至此,忽然一顿。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並非真的毫无方向。

“先天灵根!”

没错——如今凌渊界中,还能令他不解的存在已寥寥无几。

而这三株先天灵根,正是其中之一。

“没错!每当一株灵根扎根时,我总能察觉到凌渊界变得更加『圆满』。”

“可即便是以天道本源去探查,也始终无法参透缘由。”

“如今想来——那种圆满之感,极可能正是凌渊界目前所缺,而晋升所需的关键!”

念头一通,许凌渊立即转头看向望舒。

他抬手轻挥,將仍在闭关参悟的四位弟子一一移出此地。

他们在此参悟天地演变,所得所感极为宝贵,他自不会打断。

直到一切妥当,他才望向正逗弄一只小天灵的望舒:“望舒仙子,你先前提及先天灵根之事,似有猜测……现在可愿讲讲?”

他当然记得,望舒此前说过对此有所推断。

而今,他已意识到先天灵根或许是晋升中千的关键。

自然更迫切想要听她一言。

“哦?”

听闻此问,望舒轻笑:“看来,许道友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不错——这灵根之事,对凌渊界而言,恐怕意义非凡。”

许凌渊经歷诸多风波,对望舒的信任早已牢不可破。

他也没有遮掩的意思,坦然说道:“所以,还请道友直言不讳。”

听罢,望舒神情微凝,目光也变得郑重起来。

她缓缓开口:“如此看来,我的判断应当无误。”

停顿片刻,她便拋出一个问题——看似突兀,却似另有深意。

“许道友,可知斩却三尸的准圣与未斩三尸者,差別何在?”

这一问来得蹊蹺,许凌渊一时怔住。

几息后,他皱眉回应:“我只知斩了三尸的准圣,法力神通远超斩却两尸之人。”

顿了顿,他想起此前南极仙翁与望舒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威压,又补充一句,“似乎,已触及圣人门槛。”

望舒听后,眼神中多了几分讚许。

她轻轻摇头:“道友所感虽强,却未触及核心。”

许凌渊抱拳行礼:“愿听仙子详解。”

望舒頷首,直言不讳:“三尸者,世人以『善』『恶』『执』为说。”

“此说虽非全准,却也八分不离。”

“善是心中气,恶是神上火,执是心底魔。”

“上尸贪华饰,中尸嗜滋味,下尸好yin欲。”

“这三者斩去,化作三身——其意何在,道友可曾揣度?”

她话音一转,不等回应便继续道:“其真义,是『道』。”

何为道?不可言,不可描。

唯有自悟,方知其形。

“斩三尸,並非真正断绝情感。”

“而是驱六气、熄肝火、伏心魔。”

“当三尸尽斩,准圣之心,便逐步贴近那无形之道。”

“故而,三尸准圣,才可得道之真传。”

言罢,她隨手一挥,一道法力凭空浮现。

许凌渊望著那道光芒,心中震撼,神情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