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谈婚论嫁(1/2)

李建设对贾东旭及其家族贬斥有加,所言皆为事实。

秦大山闻言,眉头紧锁:“若东旭真如此,淮茹嫁他实为不妥。”

“秦叔,若信我,请勿让女儿踏入贾家之门。”

“我真怀疑,给你女儿介绍对象的那人究竟是你什么人?怎敢將她推进这种深渊?”

“你是否得罪过他?”

李建设继续煽风**。

那位介绍人確实不靠谱。

连男方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就隨便牵线搭桥。

这不是在害人吗?

“唉!也怪我自己,总想著城里好,一心想让淮茹嫁到城里。

可咱们毕竟是农村的,介绍人可能也看不起咱们,所以才隨便找了个不靠谱的相亲对象,这我理解。”

秦大山无奈嘆息。

农村人想进城,相亲条件自然得放宽些。

而且不是一般的放宽,得把姿態放得极低。

否则以秦淮茹的姿色,公社里那么多年轻小伙都抢著要,何必求人介绍。

李建设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便话锋一转,小心翼翼地说,

“秦叔,其实……我也没对象。”

“早些年为了躲避战乱给耽误了,后来工作了,年纪也大了,想找对象就不容易了。”

“今天咱俩聊得挺投机,要不你考察考察我,让我当你女婿如何?”

秦大山闻言一愣。

“你?”

“这……李採购,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眼前这小子,相貌堂堂,工作更是让人羡慕的採购员,轧钢厂的正式员工,肯定是城里人。

他会看上农村姑娘?

李建设知道他难以置信。

突然弯腰从採购用的菜筐里拿出一样东西,其实是从隨身空间取出的,再拿出来时手里已多了一包饼乾和一大把。

“叔,这是我刚才路上买的,就当是初次见面的礼物。”

“只要你愿意把女儿嫁给我,彩礼我给一百块,以后逢年过节和肉肯定不少。”

看著李建设手中的和饼乾,秦大山愣住了。

连女儿的面都没见,就开始谈婚论嫁了?

有这样相亲的吗?

秦大山还是不敢相信,但他更不敢拒绝。

李建设的条件极为优越,错失良机恐难再寻。

“李採购,您太客气了。”

“只是此事,我此刻难以应允。”

“秦淮茹与她母亲正在城中相亲,倘若那边有了结果,我再答应您,不就成了双重许诺了吗?”

“要不您稍候几日,待她们归来,我与她们详谈?”

秦大山谨慎言道,生怕李建设误会他不领情。

出乎意料,李建设非但不恼,反而爽快答应。

“无妨,这是应当的。”

“那我们先谈谈收货事宜,明日我带车来取货时,再给我答覆也可。”

“届时也让我见见你女儿,至今我还未知她容貌。”

李建设笑著说,心中暗自忐忑秦淮茹是否如剧中那般美丽。

不过,他见过的人与剧中形象相差无几。

秦淮茹作为剧中的顏值代表,即便年近三十,仍令人心动。

而今她正值芳华,十八岁的秦淮茹该是何等风姿,李建设满心期待。

正当李建设与秦大山相谈甚欢之际,秦淮茹与母亲在媒人的引领下,抵达四合院。

贾家,为相亲之事,贾东旭亦被接回。

他眼部敷药,缠著绷带,模样颇似异次元角色。

媒婆巧舌如簧,只夸优点,不言瑕疵。

为促姻缘,偶尔谎言也成了常態。

秦淮茹初尝相亲滋味,略显羞涩胆怯,秦母亦然。

城乡差异让这位乡下母亲进城后顿失自信。

“挺好,挺好。”

“真的很不错。”

秦妈轻声应和。

贾张氏见她们的神態,心中愈发得意。

乡巴佬,没世面,就算我儿子眼盲,也是你们高攀。

贾张氏心生傲慢,仰头对秦淮茹及其母亲道:

“你是秦淮茹吧,长得还算標致。

若非老易的亲戚极力夸讚你的美貌,我家东旭绝不会与你相亲。”

“但既然来了,就得好好表现,一旦进了贾家门,你便也算半个城里人了。”

贾张氏的话令媒婆微蹙眉头,心想:你难道不清楚你儿子的状况吗?

一个盲人,工作都快不保了,还在这里秀优越?

秦淮茹闻此,脸色略显苍白。

但她误以为贾东旭只是眼部发炎,想进城是不想辜负父母期望。

然而眼前的贾张氏,显然不易相处,若真嫁人,日子恐怕不好过。

秦妈不乐意了,低声反驳:

“贾家大嫂,话可不能这么说,咱们今天是来相亲的,不是来参加选妃的。”

她在村里好歹也是生產队长的媳妇。

虽觉进城矮人一等,但绝不意味著可以任人欺凌。

“哟!还不高兴了?”

“秦家妹妹,我家的条件摆在眼前,城市户口,轧钢厂工作,哪个不是硬通货?想嫁给我家东旭的姑娘多了去了,都想抢著进门。”

“若非看你闺女长得漂亮,又勤劳能干,我才不愿给你们这个机会。”

“不然你闺女嫁进来,还得分我家的口粮,光吃不干,我家的生活水平得降多少?”

贾张氏言辞尖酸,她本就瞧不起农村人。

在她看来,媳妇进门就得守规矩,不懂事就该受罚。

现在都敢顶嘴,日后还了得?

“贾家嫂子,言语何必如此,秦淮茹家境其实也挺不错的。”媒婆想为秦淮茹美言几句。

话未说完,贾张氏便插话道:“一个乡下人,家境再好又能好到哪儿去?若遇上天灾,乡下人怕是要饿死大半。”

“咱们城里可是安稳无忧,工人更有铁打的饭碗,这能相提並论吗?”

贾张氏虽言辞犀利,却也道出了实情,不然秦淮茹的父母也不会希望她嫁入城里,毕竟吃过亏。

秦淮茹见母亲脸色不对,连忙低声安慰:“妈,没事的,贾家婆婆可能心直口快,我能理解。”

进城的机会难得,若此次不成,父母还得为她的婚事操心。

媒婆看著秦淮茹,心中暗自讚嘆,多好的姑娘,可惜是给贾家介绍的,不然定要为她寻个好人家。

屋內相亲正进行,屋外同样热闹。

此时已近下午两点半,易中海等人皆已上班,但何大清、傻柱以及刚满十六岁的许大茂,还有院子里的女人们,都聚在一起,仿佛在开大会。

“这姑娘是哪家的?长得真水灵。”

“说实话,我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

“这么好的女孩,嫁给贾东旭真是可惜了。”

“你懂什么,这女孩虽美,但出身农村,不然哪能轮到贾东旭相亲?”

“原来如此,是农村人就说得通了。”

院里人议论纷纷,大都瞧不起农村人。

甚至有些本就是农村户口的住户,也自视半个城里人,对农村人不屑一顾。

唯有傻柱不以为意:“乡下人怎么了?往前数年,谁家不是从乡下出来的?依我看,乡下人更好,性格朴实,吃苦耐劳,比城里人强多了。”

这话他不敢当眾说出来。

不过,还是被一旁的许大茂听见了。

“傻柱,你是看人家姑娘长得漂亮吧,说那么多废话干啥?”

傻柱瞪大了眼睛,呵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