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婚(2/2)
“却未曾言及远超我等。”
易中海亦感困惑。
这岂止是不输城里人?分明远超多数城里人的富庶。
整个四合院,数十户人家,除李建设的自行车与贾家新购的缝纫机,竟无一物可比“三转一响”。
人家嫁妆便是四件。
这能说不输城里人?
贾张氏鬱闷至极,对易中海连连抱怨。
“老易啊老易,真是被你害苦了,早知秦淮茹家如此富裕,我早已促成她与东旭的好事,你这是做的好事!”
易中海被她搅得心烦意乱,又恐马二听见抱怨再生事端,连忙劝阻:
“好了,二还在此,莫在孩子面前发牢*。”
“眼看都快十一点了,还是赶紧举行婚礼吧。”
本想压李建设一头,不料人家真备下“三转一响”,眼见无法在李建设面前显摆,贾张氏只得暂且作罢。
好在他们还有葛主任撑腰。
葛主任乃钳工车间主任,他这般级別之领导,在轧钢厂尚有三四十人。
即便如此,亦是干部一枚,与採购部黄处长同级,比孙股长还高一级。
贾家与李建设同日办婚礼,先前在宴请和陪嫁上均被李建设超越,现葛主任担任贾东旭证婚人,有望助贾家挽回顏面。
“不过收音机与手錶罢了,非必需之物,诸位请静一静,有请轧钢厂葛主任,为我家东旭与二证婚。”
“欢迎葛主任!”
贾张氏高声宣告,率先鼓掌。
葛主任略显侷促。
来前觉贾东旭尚可,加之易中海亲邀,方愿为证婚人。
然至现场,方觉贾家异样。
不仅无端挑衅同厂工友,且频频被打脸。
若真有能力也罢,无能却挑衅,此为何故?
葛主任欲与贾家保持距离,但既已应允,不便毁约,遂硬著头皮上前,立於贾东旭与马二之间。
“诸位好,我是轧钢厂葛卫军,受新郎贾东旭与新娘马二之邀,荣幸见证二人结为连理。”
“新郎贾东旭,昔日车间光荣工人,勤恳踏实,刻苦钻研,好学有责任心之青年。”
“新娘马女士,性格直率,面貌富態……”
“总之,愿这对有情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谢谢。”
葛主任言辞艰难,断续致辞完毕,终得解脱。
贾东旭尚可,毕竟手下工人,违心夸讚亦可接受。
至於女方,无论性格、外貌,皆难形容。
葛主任本备好言辞,却无一適用。
否则,非违心,乃盲矣。
然而,並非人人皆有葛主任般的羞耻之心。
四合院中的某些人,全然不顾底线。
“葛主任言之有理,贾东旭实乃我院之光。”
“自然,若非如此,岂能娶得如似玉的二,连葛主任这等要员都亲临证婚。”
“新娘亦是出眾,家世显赫,无论生活背景还是教养,皆非我等可比。”
“此乃才子佳人,天生一对。”
“真是一对幸福的新人,令人好生羡慕。”
李建设內心翻腾,几近作呕。
究竟要多虚偽,才能吐出如此厚顏**之言?
而如此明显的諂媚,竟有人深信不疑。
贾张氏被吹捧得飘飘然,全然不顾先前的尷尬,转而向李建设炫耀。
“李建设,你们何时开始?”
“证婚人呢?”
“莫非没有?”
“我明白了,你请的证婚人定是被葛主任的气势所震,自觉身份卑微,不敢现身吧?”
此番李建设未予反驳,因他的证婚人確实未到。
“孙股长,人呢?”
李建设望向孙股长,后者一脸焦急。
“我也不清楚,昨晚下班时我还特意提醒过他,按理说他不该忘记,定是有什么事耽误了。”
贾张氏在一旁大笑。
“哈哈,李建设,你们请的是什么人,如此不靠谱?”
“证婚人这么大的事都能忘?”
“要不要我帮你找一个?”
“葛主任就別想了,你不过是个採购,岂配葛主任这等工人领袖为你证婚?”
“要不,让老易来如何?”
贾张氏大笑,终於挽回一局。
李建设无证婚人,而其子贾东旭却能请来车间主任证婚,人脉之差,显而易见。
易中海亦笑,摆手说道:
“我不行,我比李建设早婚十几年,但年纪却比他小三个月,通常都是长辈担任证婚,哪有年轻的给年长的证婚的道理?”
“我觉得,咱们院里也就老太太有这份资格。”
聋老太闻言,发出轻蔑的哼声。
“我才不给他证婚,李建设就该单身一辈子。”
此时,贾张氏笑罢,转而嘲笑李建设:
“李建设,瞧你混得多惨,平时不是跟人吵架就是骂人,关键时刻连个帮你的人都没有吧?”
“你呀,这就是自作自受。”
这话实在刺耳,连阎埠贵都听不下去了。
“贾张氏,你能不能少说两句。”
“咱们院里人多,但也就老太太一个比李建设年长,我们想帮也帮不上,年纪不够啊。”
要不,我先试试?”
孙股长突然开口。
杨副厂长未到,婚礼不能中断,让眾人一直等著也不像话。
而在场眾人中,唯有孙股长年岁远超李建设。
李建设点头,正要感谢孙股长。
突然,院外传来唱腔。
“轧钢厂杨副厂长到!”
眾人一听这名字,都为之一振。
谁这么有面子,竟把杨副厂长请来了?
虽说只是个副厂长,但轧钢厂乃重点单位,这年头钢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轧钢厂的副厂长开会时,座位比地区副区长还要靠前。
杨厂长本人更是八级干部,副司级。
这要是在北城以外,可就是县令或是副郡守的级別了。
易中海愣住了,杨副厂长的到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刘海中和许有德也惊得目瞪口呆。
没想到杨副厂长这样的大干部,竟会光临他们的大院。
李建设和孙股长同时鬆了口气。
杨副厂长虽来得稍晚,但来了就好。
两人对视一眼,正欲出门迎接。
不料,一旁的贾张氏已抢先一步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