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瑕疵玉佩(2/2)

自他们入住四合院以来,聋老太已年过七旬,孤身一人,其家庭成分无人知晓。

不仅如此,四合院內的眾人,在分配房屋前分散於北城乃至乡间,彼此不识,自然也不了解他人过往。

譬如傻柱,何大清曾提及他幼时卖包子的趣事。

当时,他家分明是小商人出身。

但风起之时,傻柱却在已是革委会纠察小队长的阎解城面前,自称为三代僱农,因此纠察小队的人皆不敢招惹他。

傻柱之所以敢如此自称,乃因当初统计时弄虚作假。

在这个时代,良好的成分虽不及风起时那般关键,却仍是升学、就业、保障及五保户评定等诸多事项的重要指標。

僱农的生活境遇比贫农更为困顿,他们完全依赖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

在那个以贫穷为荣的年代,僱农的身份能带来诸多便利。

因此,院子里不少人为了这些好处,在家庭成分上谎报了僱农。

但这种事,各家心照不宣。

聋老太对自己的成分心知肚明,从未向他人透露,除非梦中泄露,否则无人知晓她的出身。

然而,李建设接下来的话让聋老太如遭雷击。

“马主任,我当然有证据。”他说道,手中紧握一块玉佩,“这玉佩曾属於大太监李公公,上面的鲤鱼雕刻是因**太后偏爱鲤鱼。”他话锋一转,“但如果聋老太真是三代僱农,她如何知道这玉佩与李公公有关?又如何知道**的喜好?”

易中海急忙反驳:“李建设,你这么说可不对。

我们都已承认这玉佩是你的,它是你祖上明朝时传下来的,与李大太监、**太后无关。”

李建设微笑摇头:“易中海,你很清楚这玉佩的**。

我刚才胡诌玉佩来歷,只是想藉此试探聋老太。

这玉佩確属李公公,也確曾赠予他人,但非因瑕疵,而是**偏爱绿翠,不喜白玉。

聋老太所述的玉佩歷史,几乎与事实吻合。

但我不解的是,玉佩主人知晓其来歷理所当然,而你聋老太为何也如此了解?现在我明白了,你根本不是僱农,而是旧时的官吏世家。”

“清朝覆灭不过数十载,那时你已步入中年,或许你及家人曾在宫中生活,亲眼见过李大太监与这玉佩,否则何以对此玉佩的来歷如此熟知?”

“聋老太太,我所言可有误?”

李建设面带微笑问道。

他行事,向来恩怨分明。

若聋老太与易中海的栽赃得逞,李建设难免数年铁窗生涯。

故而,

李建设的报復,亦绝不会手下留情。

迫使聋老太交出传家宝,不过是前奏。

李建设真正的目的,是將这老嫗逐出四合院。

此刻面对李建设的质问,聋老太惊愕万分。

双腿颤抖不已,竟无言以对。

“原来如此,老太太竟出身宫廷,难怪知晓李建设玉佩的来歷。”

“没想到我们多年与一位宫廷中人共处一室。”

“不知她昔日宫中何职,若是丫鬟,恐难知晓李大太监诸多事宜。”

“我料她在宫中地位不菲,否则何以如此刻薄,仿佛眾人皆欠她一般。”

“我曾疑惑,这老妇嗅觉何以如此敏锐,一嗅便知邻家佳肴,原是宫中经歷,难怪见识广博。”

“这老东西享福半生,老来还贪图我们的肉食,上次我家半只鸡被她吃了,怎会有如此可恶之人?”

“她还常以长辈自居,我们可没这种出身旧官僚的祖宗。”

“更何况是旧官宦中的野猪皮一族,这种人早该被淘汰。”

住户们情绪激动,回想起聋老太在院中的恶行,个个咬牙切齿。

念及聋老太年迈,否则换作年轻人,他们早已动手。

“李建设,我认为你的看法有误。”

“我记得你家同样是三代为僱农,照你的逻辑,老太太身为僱农不应知晓玉佩来歷,那你身为僱农后代,这玉佩又从何而来?”

“莫非,你与李公公的关係更为深厚?”

“是他直接赠予你家祖辈的?”

易中海自以为揪住了李建设话中的漏洞,大笑问道。

李建设瞪了他一眼,不屑地回答:

“我家三代僱农的身份確凿无疑,与聋老太不同,她的来歷无人知晓。”

“至於玉佩,是因我母亲曾为士兵编织草鞋,一位士兵班长为感谢她,赠予了这块玉佩及其背后的故事。”

“那士兵说,玉佩是他曾祖父所留,自己从军生死未卜,故將玉佩託付给我母亲保管。”

“所以,严格意义上,玉佩並不属於我,只是我们暂时代那位下落不明的士兵保管。”

编织草鞋?

这话听起来颇为熟悉。

易中海仍不甘心:

“这也不能证明老太太就是宫里人,你能从他人处得知玉佩来歷,老太太为何不能?”

李建设笑了,指了指老太太的脚。

“易中海,你看仔细,这双脚像是劳动人民的脚吗?”

易中海低头审视,瞬间如遭雷击。

聋老太的双脚宛如三角形的粽子,比孩童的脚大不了多少。

这便是旧时的陋习——裹脚所致。

儘管非宫中女子才可裹脚,但裹脚后行动不便,更无法劳作。

即便聋老太的家庭是小商人出身,这也说得通。

然而她的身份记录上,却赫然写著僱农。

一个没有土地,全靠租地为生的僱农家庭,怎会允许女子裹脚?

在许多农家,女性同样承担著劳动重任。

“易中海,你还有何辩驳?”李建设严厉质问。

面对铁证如山,易中海沉默无语。

四周的邻里皆感震惊,如此明显的谎言,他们之前竟未曾察觉。

一个三代为仆的僱农,怎会缠足?这谎言实在拙劣。

“可恶,我们都被这老傢伙蒙蔽了。”

“多亏李建设,不然我们还不知要被这老傢伙**多久。”

“李建设真厉害,一眼就看穿了聋老太的真面目,这种人绝不能让她再留在院子里。”

“赶她出去,让她坐牢!”

“对,坐牢!”

住户们情绪激动,被骗这么久,谁心中能不愤懣?

加之聋老太平日里行为不端,要么倚老卖老,要么强行討食,早已让眾人苦不堪言。

“请大家冷静,有马主任在,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郭主任见状,连忙起身安抚。

李建设转向马大强询问:

“马副主任,虽无法確定聋老太出身官宦,但她绝非僱农无疑。”

“此类偽造家庭成分的行为,咱们街道会如何处理?”

马大强沉稳回答:

“大抵,是要坐牢的。”

李建设闻言一笑,点头表示满意:

“很好,我没问题了。”

既然马大强也认同聋老太应受牢狱之灾,那便无需多言。

今日虽未能扳倒易中海,但除去聋老太,也算削弱了他的势力。

易中海的小团体本就人数不多,何大清已被白瓜妇带走,聋老太又將身败名裂,只剩下贾张氏与贾东旭母子,易中海已难以兴风作浪。

只要除去四合院中的头號反派易中海,余下的刘海中等人,对李建设而言,不过任由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