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明抢(1/2)

这种包装好的烟,价格可不菲。

还有那种散装烟,无盒,按根出售。

採购股的人通常都买散装的,整包的他们负担不起。

李建设笑著说:

“废话,给兄弟的烟,自然得挑好的。”

“对了,我从厂门口西边一个大院弄到了两头猪和十二只鸡,以及一些大豆和生。”

“黄主任已多次找我,说今年会餐食材准备不足,让我们股多想办法。”

“你俩去一食堂找人,让他们用平板车去运回来。”

两名採购颇为兴奋。

“老李,你从哪儿弄来的两头猪?”

“还有十二只鸡,我一个月都搞不到这么多。”

“不会都是从你媳妇村里收的吧?那他们村真富裕。”

李建设笑道:

“想知道我怎么弄到的?”

两人连忙点头:

“当然想。”

李建设稍作思考,说:

“你俩先去叫食堂的人运货,之后联繫二狗子他们,今天咱们开个全股会,我分享点採购经验。”

上任股长一个多星期,李建设还未给股里开过会。

如今他的採购系统已升至2级,家里人收货,他也能得十倍奖励。

若採购们效率提升,他的奖励也会大增。

之前忙於竞选,无暇顾及家里。

现在当选了,也赶走了易中海,该著手发展事业了。

“好,那我们先去了。”

两名採购应了声,离开办公室。

李建设则拿出纸笔,准备会议內容。

101看书 海量好书在 101 看书网,101????????????.??????等你寻 全手打无错站

一个多小时后,採购们陆续到来。

股里人少,加上李建设,共六人。

“老李,听说你要分享採购心得,我们都等不及了,快开始吧,不然午饭都要凉了。”徐哥笑道。

他和二狗、铁蛋、虎子、小孙这些老员工在李建设面前毫无拘束。

其他人也满脸期待,想看看李建设有何高招。

李建设瞥了一眼手錶,隨即开口:“时候不早了,咱们都是老朋友,我就直说了。

我主张的採购方法是积分会员制,你们看看適不適合。”

“这个方法挺简单,就是发展会员,让他们给我们供货,每卖一块钱货物就给一个积分。”李建设拋出一个新名词。

二狗子举手发问:“股长,积分会员制是啥?”

李建设示意他安静,继续解释:“就是鼓励会员向我们供货,普通货物一块钱一个积分,稀有货物如猪、羊、鸡鸭等,一块钱算1.5个积分,地瓜、芋头、苞米等粗粮,两三块钱算一个积分。

会员供货越多,积分就越多,每季度结算一次积分奖励。”

“比如,10个积分换一个鸡蛋,50个积分换一块钱现金,积分越高,奖励越丰厚。

这样,初期辛苦点,以后会员多了,不用我们去收购,他们为了积分也会主动送货上门。”

李建设的方法简洁却高效,在这个时代尤为突出。

採购们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策略。

但有人提出疑问:“李建设,你说的我们都明白,可这奖励资金从哪里来?总不能让我们自己掏腰包吧?”

徐哥道出了眾人心中的疑虑。

自己掏钱填补,显然得不偿失。

毕竟,他们的薪资固定,任务未完成至多招致批评或调岗,无人能扣罚他们的薪水。

否则,他们也不会明知偏远乡村有物资,却吝嗇那几元车费,不愿前往收购。

李建设早料到他们会有此问,笑答:

“这些费用自然由卖家承担,大家只需略微压低日常收购价,譬如每五十元中节省一元,便足以支付奖金。”

“况且,若能获得现金採购股,每月还有票据、肉食蛋品等额外奖励。”

“任务完成的多,评优机会便大,这些奖励也相当可观。”

“大家算算,这笔帐是否划算?”

眾人皆是採购行家,算帐迅速,很快便明白了李建设的意图。

他的方法,著实划算。

从五十元中节省一元,並非难事。

粮所下乡收粮,时常压低等级,看似每级只差毫釐,但数量庞大时,差额便十分显著。

收猪时,降级一分,一头两百多斤的猪便能省下数元。

他们虽不能与粮所相比,但与农户稍作议价,却是再正常不过。

离开轧钢厂时,已近中午。

李建设早晨离家时已告知秦淮茹中午不归,他未在轧钢厂用餐,而是骑车直奔大柵栏。

雪茹绸缎铺前,陈雪茹正与店员交代,准备前往隔壁小饭馆用餐。

刚出门,便见李建设骑车而至。

陈雪茹心情大好,笑靨如,迎上前去:

“来得正是时候,走,一起吃饭去。”

李建设环顾四周,提议道:

“不太方便,你先回吧,我去隔壁买点吃的,再去你家找你。”

陈雪茹是个富有的美丽寡妇,她的每个动作都格外引人注目,外出共餐更是引人侧目。

李建设虽然不畏惧旁人的眼光,但也不愿自找麻烦。

“好吧,那你先去,我来买吃的。”

与陈雪茹相处时,她总是抢著付钱。

虽小餐一顿费不多,但她仍希望为李建设节省。

“我去了。”

李建设没在意,骑上车朝陈雪茹家行去。

她的房子宽敞**,李建设用钥匙开门,稍等片刻,陈雪茹便归。

她锁上街门,提著油纸包进屋。

“今天下午空閒了吧?”

李建设点头:

“嗯,没事了。”

陈雪茹提议:“喝两杯如何?”

“好主意。”

李建设不吸菸,但偶尔高兴时会饮酒。

陈雪茹进屋关门,放下菜餚去取酒具,李建设则打开油纸包。

那时塑胶袋尚未普及,都用油纸包装物品,所以菜餚多为乾货。

有厚切的酱牛肉、油炸生米、辣子鸡块和两条烤鮁鱼。

“今天的菜真丰盛,快赶上过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