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胥吏借政勒索(2/2)
勿以拆毁多少房屋、罚没多少田產为能,当以安民、增收、稳固国本为要。”
“臣,记下了。”
顾之江郑重应道。
“走吧,去前头別的地方看看!”
坐在车辕侧的秦昊,对著驾著马车的张扬开口道。
张扬没应声,只沉默了片刻,隨即扬手,狠狠一鞭抽在马背上。
马匹吃痛,发出一声短促的嘶鸣,马车当即缓缓动了起来。
而在马车缓缓离去后,身后还隱隱约约传来恭送声。
马车缓缓驶离了那片纷扰的坊巷,將老者的千恩万谢和街坊们的议论拋在身后。
车厢內一时陷入了沉默,只听得窗外轮声轆轆,以及远处市井隱隱传来的喧囂。
秦昊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但微蹙的眉宇显示他內心並不平静。
顾之江亦不多言,只是目光偶尔扫过窗外,观察著这座城市的脉搏。
马车隨后在京城內隨意穿行。
他们经过了熙熙攘攘的西市,看到了来自天南地北的货物和操著不同口音的商贾。
也路过了几家新开的官营工坊,听到了里面传来的机杼声或锤打声,那是秦昊推行鼓励工坊政策后出现的新气象。
他们还特意绕行至国子监外,听到里面隱约传来的琅琅书声,秦昊的脸色这才稍霽。
“看来,文教之事,亦不可鬆懈。”
秦昊轻声说了一句,顾之江在一旁默默点头。
不知不觉,日头已偏西,金色的余暉洒在京城连绵的屋瓦上。
秦昊似乎兴之所至,对张扬吩咐道:
“出城看看,不必走远,就在近郊乡野转转。”
“是。”
张扬应声,操控著马车转向,朝著最近的城门驶去。
出了高大的城墙,视野豁然开朗。
官道两旁是连绵的田畴,晚稻已收,留下片片稻茬,空气中瀰漫著泥土和秸秆的气息。
与城內的喧囂精致相比,乡野间自有一种寧静朴拙的韵味。
马车放缓了速度,在乡间土路上轻轻顛簸。
“之江,你看这田亩,较之去年我们入京途中所见,荒芜者是否少了许多?”
秦昊指著窗外问道。
顾之江仔细看了看,頷首道:“殿下明鑑。去岁战乱方息,流民未归,田亩荒废者十有三四。
今岁推行度田、轻徭薄赋,召回流民,发放农具种子,荒田已復垦大半。
只要今冬无大灾,明年春耕若能顺利,民生可望进一步恢復。”
秦昊闻言,嘴角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民以食为天。让百姓吃饱穿暖,方是治国之基。”
他们让马车离开官道,隨意沿著一条乡间小路前行,越走越是偏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殿下,天色已晚,是否寻个地方落脚?
若要赶回城中,只怕要宵禁了。”
顾之江提醒道。
秦昊看了看已然擦黑的天色,沉吟道:
“罢了,既然出来了,便不必急著回去。看看附近有无村落或寺庙可以借宿一宿。”
张扬领命,驾车又前行了一段路。
终於在暮色中看到前方山脚下,隱隱有一处建筑的轮廓,似乎是一座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