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等功臣住草棚!(1/2)

隨著讲述,老人的眼神飘向远方,仿佛又回到了个战火燃烧的岁月。

“面对这样的堡垒,我军於2月19日,20日连续两天组织进攻,第一轮火力覆盖,试图削弱敌人抵抗意志,然而即便是数小时的炮轰,也仅仅炸碎了部分地表掩体。第二轮步兵进攻,由87团率先发起,但士兵刚一靠近就遭到碉堡中密集火力点的压制,寸步难行。”

“见冲不上去,我们又改用火攻,但碉堡自带通风系统,浓烟难以聚集,无法奏效。而且见识到我军的强大战力后,越军的飞虎团也不再主动出击,选择龟缩在碉堡內部与我们周旋。”

“进攻受阻,是继续强攻用伤亡换时间?还是另闢蹊径寻找破解之道?连指挥员也陷入了为难!见战场陷入焦灼后,困守的敌人如地老鼠般开始不断阻止反扑,让我军伤亡更加惨重!”

“我军从广,昆两大军区抽调的精锐,组成三路大军分別剑指谅山,高平,老街三大目標。其余高平和老街的兄弟部队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只剩下咱们主攻的谅山被这个法国炮台挡住了去路。当时上到指战员,下到每一个战士,都急的火烧眉毛,恨不得背著炸药包衝上去跟他们拼了。”

“就在这时,一个年近半百的运煤工人穿过战时封锁线,来到了我们营区。现在我还记得,他个子不高,脚步不快,有些木訥,但目光坚定,神情如铁,后来才知道,他叫何国安,是广西发电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平日里铲煤,拉煤就是他的生活!当听说有个法国炮台久攻不下,敌人不断反扑,让我军伤亡惨重,看著从前线送回的一车又一车伤员后心中愤然,就赶来帮忙!”

“后来才知道,三十多年前他逃难到同登,被殖民军抓去做苦工,这个法国炮台就是当时他们没日没夜挖石垒墙,背水运沙,在法军的皮鞭与枪口下耗时三年,亲手打下的地基,炮台地下通道的布局,通风口的数量,射击孔的方位,他全都知道。”

“得知这个消息,我们的副营长立刻在营里挑选了一批精锐战士,组成了一个加强排,让我们掩护何国安,上去探查地形,当时我就在其中!”

老人说著自豪似的笑了下。

“我们领了装备便出发,在几次摸索中,他带著我们绕过敌人的堑壕,翻越岩石山体,在茂密的芒草与荆棘中攀爬,终於找到了山顶的一个通风口,他说那是整个地下结构最脆弱,最容易疏忽的部分,被当时的法国人称为天窗。”

“经过几次摸索,他在一处乱石后蹲下,用手扒开乱草,用脚丈量距离,终於在一块半埋的水泥板下找到了那久违的天窗的入口。”

“当何国安確认了位置,我们瞬间进入备战状態,指挥员反覆核对方位后,决定不再强攻地堡外部,转为內部爆破,从敌人脆弱处动手。”

“战术迅速部署,我们步兵封锁外围,阻断敌人出逃通道,火箭筒与狙击手在后方严密掩护,爆破组也很快集结。何国安拿著望远镜和绘图纸,为爆破手讲解了炮台內结构与天窗对应的地下分布。”

“次日清晨,行动开始,我们悄悄的摸到天窗,投下柴火,然后便是高压喷火器,一瞬间,地堡內的弹药库火药箱,甚至储藏室內越军自己藏匿的手榴弹和炸药都被引爆,巨大的震动和火光让远在几公里外的后勤部队也听到了这场爆炸的巨响。”

“得知弹药库被我们引爆,知道掩体弱点已经暴露,仅存的越军发疯似的扑了出来,向我们疯狂射击。出发前指导员就下了命令,何国安是来帮助我们的群眾,战场上无论发生什么,也要不惜一切的保证他的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