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第七期录製开始(1/2)

刘天仙今天特意穿了一身素雅的改良旗袍,陪著陆清歌一同出席。她挽著陆清歌的手臂,姿態优雅,笑容得体,既是陪伴,也是一种无声的支持。两人的出现,自然引起了现场一阵不小的骚动,闪光灯亮成一片。

陆清歌先是与几位熟识的文化界前辈寒暄,態度谦逊有礼。他的谈吐,他对各类文化议题的见解,都让人如沐春风,又深感其学识之渊博。

交流环节过后,主办方热情邀请陆清歌现场挥毫,为本次展览留下墨宝。

这是一个常规环节,但也充满了“考验”的意味。在场都是懂行的,字写得如何,一笔便能见分晓。

工作人员早已备好长案,铺上宣纸,研好浓墨。

陆清歌也没有推辞,他走到案前,神色平静。刘天仙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目光温柔而信任地看著他。

他並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先静静地看著雪白的宣纸,如同一位剑客在出剑前的凝神。周围嘈杂的声音似乎渐渐远去,整个展厅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一人身上。

片刻后,他挽起袖子,露出清瘦而有力的手腕,拈起那支饱满的狼毫笔。

蘸墨,刮笔,动作舒缓而富有仪式感。

隨即,他手腕悬空,笔锋落下——

不再是平日里书写时的温润,一股磅礴而內敛的气势骤然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笔走龙蛇,力透纸背!

他写的是李白的《蜀道难》中的名句:

“剑阁崢嶸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的字体,並非时下流行的某种娟秀书体,而是带著明显的魏晋风骨,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气度。结构奇崛,笔画遒劲,如孤峰崛起,如老松盘根。那“剑”字的最后一笔,宛若出鞘的利剑,寒光凛冽;那“关”字的回锋,浑厚凝重,仿佛真有万夫莫开之险峻!

运笔时而迅疾如风,时而凝重如山,墨色浓淡乾湿变化自然,充满了节奏感和力量美。

当最后一笔收回,陆清歌轻轻將笔搁在笔山上时,整个展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幅字震住了。不仅仅是字的形,更是字的神,是那种透过笔墨扑面而来的、属於武侠世界的豪情与属於文人的风骨交织在一起的独特气韵!

这才是真正的“字如其人”!这才是能写出《天龙八部》那般宏大格局、《鬼吹灯》那般奇诡想像的陆清歌!

“好!好字!”一位白髮苍苍的老书法家率先击掌讚嘆,激动得鬍子都在颤抖,“笔力雄健,气韵沉雄!深得古法而又自出机杼!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这一声打破了寂静,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在展厅內爆发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