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网络风波与学者的佐证(2/2)

“为了立才子人设也是拼了,可惜歷史不是小说,不是靠想像力的!”

“感觉他说得好片面,跟我看的某某up主讲的不一样啊!”

这些声音甚囂尘上,一度让话题充满了火药味。

然而,这场风波並未持续太久。就在质疑声逐渐放大时,几位在歷史学界颇有声望的学者、教授,竟然陆续在自己的微博、公眾號等平台转发了相关视频,並发表了评论。

一位研究三国史的知名大学教授写道:“偶然看到@陆清歌 先生在武侯祠的发言,甚为惊喜。其对《隆中对》战略意义的理解,对《三国志》撰写背景与文本的把握,均十分到位。关於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论述,引证得当,分析客观,符合史学界主流观点。能在综艺节目之外,如此严谨地普及歷史知识,难能可贵。”

另一位歷史学者也评论道:“陆先生提到的『治戎为长』与『將略』之辨,正是理解诸葛亮军事贡献的关键。很多人混淆了『奇谋』与整体军事能力。陆先生的讲解,是对网络上一些片面、偏激观点的很好纠正。”

这些权威学者的发声,如同定海神针,瞬间扭转了网络舆论。

“臥槽!连xx教授都出来点讚了!”

“我就说陆老师说得有道理吧!那些营销號打脸不?”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人!不像某些明星立人设翻车!”

“以前只知道陆老师书写得好,饭做得好,没想到歷史也这么牛!”

“哈哈,看五哈还能学歷史,这波不亏!”

然而,对於网络上出现的各种言语,陆清歌也並不在意,他很清楚,任何事情都会出现两极化,不管他说的对不对,都会有人对他进行抨击, 不管是博流量也好,真正想对峙也罢,这些都引不起陆清歌的丝毫波澜。

风波过后,陆清歌的博学、严谨再次深入人心。而这段武侯祠的小插曲,也成为了五哈旅程中一段別具一格的佳话,证明了这档节目除了搞笑与折腾,偶尔也能散发出知识与文化的馨香。

夜幕降临,成都华灯初上。蘑菇屋里,经歷了知识洗礼和小小网络风云的眾人,围坐在一起,享受著家属带来的温馨与安寧。而短暂的假期即將结束,下一期伴隨著女嘉宾到来的录製,又將在四川这片土地上,上演怎样的故事呢?所有观眾,都在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