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太子越王齐来访,观音下界传佛经(1/2)

第96章 太子越王齐来访,观音下界传佛经

江流儿不料,大圣前辈竟会邀请自己赴宴。

他自是欢喜,不假思索便应了下来。

[江流儿]:“大圣前辈,这宴何时开席呀?”

[齐天大圣孙悟空]:“七日后。”

[江流儿]:“好嘞!”

[净坛使者]:“猴哥,你这就有点不地道了吧?怎只叫小师傅一人赴宴?

老猪我怎么说也是你半个师弟,怎不再加上老猪我一个?”

[齐天大圣孙悟空】:“俺老孙今日早喊你了,但你这猪头,不知又在哪个窑子耍昏了头,竟不应我。如此轻慢老孙,请你来作甚?”

[齐天大圣孙悟空】:“老孙前些日子洗劫灵山,带走许多佛珍灵,还想叫人分食掉。可惜,某头猪呆子却不领情面喷!”

江流儿听出大圣前辈在阴阳怪气。

[净坛使者]:“哎呀!好似真是我没注意。”

[净坛使者]:“猴哥,我错啦!“

[齐天大圣孙悟空]:“叫声“猴爷爷』听一听?”

[净坛使者]:“猴祖宗!”

江流儿很敬佩,但凡有八戒前辈一半脸皮,恐怕他早已练就“喜怒不形於色”的本领。

[魔罗]:“诸天西游群,神异非凡。我虽可用黑莲於三界幻万千化身,但真身却仍需在黑暗之渊,不出半步。除非,能从大乘佛法取得佛力,方使真身进入三界。”

[魔罗]:“而这西游群,却立在佛力之上。可令我真身脱离黑暗之渊,不受诸般束缚,更能涉足他界,三千世界任遨游。”

[江流儿]:“无天前辈,也要一同赴宴吗?”

[魔罗]:“是。”

[齐天大圣孙悟空]:“嘿嘿,俺老孙可没落下一个,就这猪头不识好歹。

2

[净坛使者]:“哎呀猴哥,我都叫你猴祖宗了,你就別揪著不放了。“

[净坛使者】:“怎能如此为难。未来师弟呢?”

两日后,又有一少年来寻江流儿,此人车奢贵,衣著华丽,富態墩肥,面嫩態掬。

且自称“李泰”,字“惠褒”,为唐皇第四子,今封“越王”,明年將改封“魏王”。

殷府门房顿大惊,怎几日前来了个燕王佑,几日后就来了个越王泰?

咱殷家这小外公子究竟何等高人呀?

竟能引得一个个皇子相继登门拜访?

门房急忙知会江流儿,江流儿出门面见越王李泰,见其胖墩墩的富態模样,

心头羡慕得紧:“还是皇宫伙食好,皇子们都挺富態。』

李泰一见江流儿,竟深深一拜,客客气气:“小侄惠褒,见过义叔。”

好一个义叔,顿时叫到江流儿心坎上去了。

这越王可比那燕王好多哩!

“贤侄快快请起,你贵为皇子,怎能拜我一介草民?”江流儿使尽浑身解数压住上扬嘴角。

李泰笑道:“义叔可不是甚么草民,父皇封义叔为朝散大夫,已是有官职之身。思索来,义叔可是我盛世大唐最年轻的一个官。”

江流儿笑道:“哪里哪里。”

李泰道明来意:“为辅前几日,对义叔多有得罪,是他性子跋扈乖张,咎由自取,自討苦吃。请义叔不要放在心上,皆他自作自受。”

“为辅?”江流儿一。

李泰解释:“燕王。”

“哦!”江流儿恍然:“那竖子啊?我早忘了。他终归是兄长之子,我下手还是有轻重的。”

竖———竖子。

听到江流儿这句蔑称,李泰眼皮微微一跳。

却在这时。

又有一架车前来,李泰见状,微微一惊。

“孤当是何人將车停在殷府大门,原来是青雀。停在別人家门前,岂不阻了他人入门?”

车下来一人,面容与李世民有几分相似。

再加上自称“孤”,江流儿已知晓他是何人。

“青雀见过兄长。”李泰行礼道。

“见过太子。”江流儿也道。

李承乾回了一礼:“需侄儿向义叔行礼才是,义叔为救父皇,与妖邪斗法,

孤甚是敬佩。今日前来,本是欲替顽弟为辅向义叔赔礼致歉。不料,青雀倒比孤先来一步。哈哈哈,孤这四弟也真是,甚么都是比孤快一步。”

李泰压弯腰:“青雀怎敢?”

江流儿嗅到火味儿。

他心头也有些惋惜。

这太子与越王,看来都挺和善,不似那燕王,若他们如燕王般乖张,自己就能好生试试,兄长御赐的金鞭究竟顺不顺手了。

可惜呀!

没机会。

他將二位皇子请入府中,惊动殷府老夫人,亦惊动陈光蕊、殷温娇等人。眾人纷纷来拜太子、越王,又设宴摆珍,好不热闹。

將二位大唐皇子送走后,江流儿不禁吐槽:“他们究竟是替燕王佑赔礼道歉的,还是过来蹭吃蹭喝,走个过场,以示自己贤明的?“

外祖母道:“好外孙怎能如此非议二位殿下?二位殿下,皆乃人中龙凤,自是都很贤明。哪用得著装模作样,走个过场呢?』

江流儿却抱有不同想法。

不知为何,又有陆陆续续大人物登门造访。或是高官,或是皇子,或是公主·—要么是想结识江流儿,要么替家中晚辈赔礼道歉。

令江流儿不胜其烦。这长安城繁华是繁华,可这里的各种规矩,各种人情世故,令他颇怀念曾经跋山涉水的日子。

苦是苦了些。

还会遇妖怪。

但好歹乐得个清閒。

他特意叮嘱门房道:“若今后还有人来寻我,管他们是何方神圣,全跟他们说我不在。语气硬些,让他们知难而退,莫再骚扰我。”

门房頜首。

这一日。

门房见有一僧人来访,此僧人长了副女子相,生得极为水灵,又落落大方,

但听言道:“贫僧自西牛贺州而来,曾与状元子见过一面。可否让贫僧入府中,

与状元子敘上一敘?”

门房想起小外少爷告诫,他立即挺起胸膛。伴装硬气道:“你这长发和尚,

离咱殷府远些,小外少爷说他今儿不在!真是的,那些达官贵人来见小外少爷便罢了,你一和尚来见?哪来的胆子?走走走,莫碍眼,若堵著门,便叫家丁把你打走!”

观音:

观音轻嘆,只得现救苦原身,托个净瓶杨柳,足下瑞莲瓣瓣,身后佛光璨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