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2)

第106章

江流儿此话一出,不仅崔敦礼面色勃然大变,文武百官亦有部分人心头一紧有白髮苍苍老文臣,满腔愤慨,出班怒斥。

但斥的並非江流儿,而是崔敦礼。

老臣道:“陛下,崔安上(字)身为二房崔氏之首,怎不知家中大小事?他正妻、他次子、他小妾等诸贼所行恶事,他又怎会不知?”

“他定然知晓,却帮他们欺下瞒上,助紂为虐,乃朝中恶贼矣!老夫欲与此疗割袍断义!更要劝诫崔侍郎儘早认罪,莫执迷不悟,也莫辱了博陵崔氏多年的清白名声!”

老臣也姓崔,为正房崔氏,同为博陵崔家。

崔敦礼面白如雪,唇瓣发乾,他张了张嘴。

欲说甚么,却死活说不出来。

又有文臣站出,喝道:“崔安上,枉我曾与你把酒共欢,还以为你是甚子高雅墨客之士,如今一瞧,却是我拙了眼!”

又有人道:“何须小天师祭出法宝?依老夫看,崔侍郎罪证已显,让其告老还乡,是重拿轻放,不妥,不妥。今日陛下阴间亲审,需抓典范,重拿重罚,以做效尤。“

“崔敦礼!尔在犹豫甚么?莫非还想挣扎么?”

崔敦礼战战兢兢,朝中每位文武的一句话,都能令他心凉半截,自知命不久矣。

那江流儿甚至还未取出所谓法宝,就已將眾文武嚇成这般模样。

崔敦礼惨笑。

他想学江流儿將太阳底下的脏事抖擞出来,却发现还不如一个小娃有勇气。

今日是栽了。

被落井下石。

眾叛亲离了。

“臣—.”

崔敦礼惊惧交加:“罪臣,有大罪!小天师无需取出法宝,罪臣-——-愿全盘托出,將罪状尽数告知陛下,愿听从朝廷发落。”

江流儿则跃跃欲试道:“要不还是取出来吧?”

“何须小天使劳费法力?”部分文武眾臣连连相劝。

江流儿又道:“若不取出,怎知他罪孽有多深重?万一崔大人试著避重就轻该如何是好?”

文武眾臣忙道:“崔贼定不敢如此!”

江流儿问:“当真?”

“真!”眾臣篤定道,心里则暗呼今日碰到个“小阎王”了,他们是真怕江流儿取出法宝。

江流儿嘆息:“唉,既然如此,那也便罢了,还想著让诸位大人见一见法宝的神异哩,这法宝可是难得一见的佛门至宝。”

眾臣诺诺不敢言。

此刻,他们怕江流儿,远胜於怕大唐陛下。

群臣中,房玄龄偷偷捅了捅殷开山,含笑悄道:“开山,你这外孙准是故意的,他在借法宝之名,替陛下震镊世家勛贵。而且瞧这模样,陛下肯定没有授意他这般做,倒是个机灵的小娃儿,会时刻替陛下著想。”

殷开山苦笑,谁知自家外孙的胆子这么大。

谁又知朝中诸多文武真被他给唬住了。

李世民確实没有授意江流儿这么做,他以为江流儿真要取出法宝,与满朝文武斗一斗。不料,江流儿手段分寸与人情世故都能拿捏到位,知晓事闹太大,会引起朝廷大动盪。

李世民心喜,果然是我李二郎的好御弟啊!

明明年龄与朕那些孩儿们相差不大,

却比他们要优秀得多了!

隨后,崔敦礼头不敢抬,一直保持以头抢地姿势,將大恶之事、小恶之事,

一併道出。

眾文武对其口诛笔伐,尤其是刚才劝诫江流儿不要取出法宝的那群人,怒斥声是最大。

纷纷与崔敦礼划清界限。

李世民也听得怒:“崔敦礼!朕如此重用你,封你为兵部侍郎,你就是此般回报朕的?朕欲斩此疗,诸位爱卿,可有人上表劝诫?

文武百官竟无一人上表。

“来人!拉去问斩!”话音一落,李世民反应过来,好御弟只带文武眾臣下阴间,却没带千牛卫。一时间,竟寻不到人手拉人问斩。

不料。

竟有两个体態彪悍的赤面鬼走入,先恭恭敬敬向唐皇行了一礼,再拖著崔敦礼走出去。

但听门外拔刀声一响。

一颗带血的斗大人头,顺著门滚入衙堂內。

赫然是崔敦礼的人头!

两个赤面鬼又拎著崔敦礼的魂魄走了进来,当著文武百官的面,將脖筋挑出,以绳缠住,再行礼问:“陛下,是否將他吊在负心林?”

被两个赤面鬼尊称陛下,让李世民有种別样感受。

原来朕这大唐皇帝在阴间也那么有面子。

他顿感神清气爽,喝道:“吊!还有这些崔家之魂,將他们拖下去,一併吊!教他们受尽折磨,以偿还生前造下的罪孽!”

“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