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西行之路多凶险,唐皇不愧天可汗(1/2)
第128章 西行之路多凶险,唐皇不愧天可汗
江流儿面色並无波澜,心中却掀惊涛骇浪。
据唐三葬前辈所言,取经得需在十几年后。
可无天前辈也说过,观音菩萨上次来寻他,便是想接引他提前去西行取经。
只是因生起误会,导致发生了微妙的岔子。
如今,观音菩萨便想再藉此机会接引他西行么?
江流儿心中思绪复杂,他其实觉得自己尚未做好准备。
据他所知,西行路上,妖魔鬼怪十分之多。
唐三葬前辈曾说过,似一年多前那条大黑妖龙,放在西行路上,只是平平无奇的妖怪。而他江流儿想对付那大黑妖龙,却也需要底牌尽出,方能对付得了。
以他如今的修为,草率踏上西行路,真能活下来吗?
一旁李世民在皱眉思索,哪怕是观音菩萨之言,却也並未草率应下。
只因他一听便知晓此事涉及到甚么。
李世民也未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强行冷静,並问道:“敢问菩萨,大乘三藏真经,有何独特妙处?它为何可保我李氏江山永固难倒?”
李世民再道:“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教人背亲出家,乃遵无父之教,所谓非孝者无亲。菩萨,此法真可教大唐盛世繁荣乎?”
大名鼎鼎的天可汗没那么好糊弄,自然也在观音菩萨的预料之中。
观音道:“陛下此言,皆为小乘教法。小乘教法,便是无君臣父子,也度不得亡者超生,更镇不得魅,远远不及不及大乘也。”
“我佛三藏真经,皆为大乘教法,能使亡者超脱升天,也能度难人脱苦,更能修得无量寿身。亦遵君臣父子,涉有孝道、君臣道。”
西天灵山欲佛法东传,自然不能不通变化。
一方水土。
一方佛法。
世尊如来佛为度化南赡部洲生灵所撰写的三藏经,自然需得入乡隨俗,添上有不少南赡部洲诸国皆认可的內核。
李世民听菩萨此言,心头微动,不禁再问:“菩萨,那大乘佛法若真这般好,那確实可传播四海,教大唐各僧研读。可它又在何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观音菩萨笑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世尊如来处。”
李世民大手一挥笑道:“那简单!朕便派一万大军,去那天竺国取经,待真经取回,朕便传遍大唐!”
观音菩萨眉头一跳,连忙道:“陛下,不可令军士取经。“
李世民疑惑:“为何?”
他觉得派一万大军过去更简单些,一去一回,几年估计就可以了。
若一万不够,那就再添两三万。
顺便也可在域外彰显一番我大唐国威,岂不两全其美?
观音菩萨解释:“去取经者,需得心诚至灵,又需与佛有缘,方可寻到那大雷音寺宝剎。若与佛无缘寻遍,整个天竺,怕也寻不到。”
李世民恍然大悟:“那我大唐何人与佛有缘?”
他忽愣:“该不会是朕吧?若三藏真经能让大唐江山永固,教朕去取经,也不是不行。可这偌大江山又该託付给谁呢?”
菩萨说一句,李世民联想至许多句。
他已经开始想一一御驾亲征天竺国需要多少兵马?到时候,天竺国会给他这个天可汗面子吗?若对方不给面子,把天竺国打下来,需要准备甚么?
朕御驾亲征过程中,该让太子代管大唐么?可当他取经回来后,满朝文武百官是认太子,还是认他这个皇帝?
观音菩萨平定下心,回道:“陛下虽与佛有缘却,却非取经之缘。”
深知西行路过於凶险的江流儿,不自觉往后退了一步,不留痕跡將兄长护至身前。
观音却道:“此人,与佛之缘已积九世,佛缘漫漫无边无际,如佛子转世般。取经之人非他不可。”
“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便是陛下之御弟陈江流是也!”
观音菩萨话音一落,李世民本能扭头一瞧。
却发现,自己的好御弟不见了踪影。
他再回过身来,才发现,这江流儿不知何时藏在自己身后。
李世民笑道:“看来朕只能回去好好当个皇帝了。如此取经重任,只得交给好御弟了呀!”
观音亦是嘴角含笑,歷经不知多少次波折,期间还身受重伤,险些需重修万载。
如今,总算是將唐皇引到向佛正轨。
观音菩萨看向江流儿,劝道:“切莫小瞧了这西行取经路,你若取经功德圆满,势必成就一番大功德。“
可见江流儿好似有些纠结,观音不禁好奇:“有大功德降於你身,你这娃儿还不高兴了?”
江流儿试问:“菩萨,这西行之路可凶险乎?”
观音頜首:“甚是凶险。“
江流儿嘟嘟囊:“如今我这般弱小,去西行,岂不羊入虎口?”
他试著向菩萨打商量:“要不稍等几十年?”
观音菩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