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战爭惨烈(1/2)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李景隆和徐增寿虽然败了,但朱允炆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军队还在后面。

“清点伤亡,救治伤员。”张皓月下令道,“李村长,让妇女们烧点热水,给弟兄们暖暖身子。”

“元首,您看!”赵康突然指著城外,眼里满是惊讶。

张皓月顺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些之前溃逃的壮丁,正成群结队地往城里跑,手里还举著锄头,扁担。

他们衝到城下,对著城头喊:“我们要加入人民军!我们要跟著张大人!”

原来这些壮丁大多是被官府抓来的农民,刚才在战场上亲眼看到了人民军如何保护百姓,又听说济南府只收一成税,早就心嚮往之。

此刻见李景隆败了,便趁机跑来投奔。

张皓月心里一动,对赵康道:“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告诉他们,只要愿意保卫济南,就有饭吃,有衣穿。”

城门缓缓打开,壮丁们涌进城来,脸上带著兴奋和期待。

李村长带著人给他们端来热水和馒头,孩子们围著他们,好奇地看著这些新来的“叔叔”。

张皓月看著这一幕,突然明白了系统之前说的民心值是什么意思。

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这些愿意跟著他拼命的人,是这些愿意相信他的眼神。

“元首,朱棣派人来了。”一个亲兵匆匆跑来,手里拿著一封信,“说是李景隆败了,他愿意出兵相助,条件是……”

“条件是让我归顺他,对吧?”张皓月接过信,看都没看就扔在一边,“告诉朱棣,济南府不姓朱,姓民。”

“他要是想来帮忙,就带著粮草来,要是想打济南的主意,我张皓月奉陪到底!”

亲兵领命而去,张皓月转身看向城头的士兵和百姓,声音洪亮:“弟兄们,乡亲们!李景隆败了,但这只是开始!”

“朱允炆还会派更多的人来,朱棣也在旁边虎视眈眈!”

“但我告诉你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打不贏的仗!只要我们守住济南,就能守住我们的家,守住我们的土地!”

“从今天起,济南府就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在这里种庄稼,打铁器,盖房子,让老人有饭吃,让孩子有书读!”

“谁要是敢来破坏我们的家,我们就跟他拼到底!”

“拼到底!拼到底!”

“必胜!”

“必胜!”

城头上的吶喊声震耳欲聋,连护城河的水都仿佛被震得泛起了涟漪。

夕阳的余暉洒在张皓月的脸上,映出他眼中的坚定和希望。

他知道,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但他不怕。

因为他身后,是无数渴望活下去的人,是无数愿意跟著他一起创造新世界的人。

夜色渐深,济南城里却灯火通明。

铁匠铺里的打铁声此起彼伏,那是在赶製新的武器。

学堂里,落第秀才正在教孩子们认字,朗朗读书声在夜空中迴荡。

地窖里,妇女们还在分装炸药,准备迎接明天可能到来的战斗。

张皓月站在城楼上,望著满天繁星,突然想起了系统面板上那个不断上涨的数字。

但他已经不在乎了,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力量,不在系统里,在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心中。

远处的天际,又出现了烟尘,那是李景隆的败兵在往南逃。

但张皓月知道,用不了多久,新的敌人就会到来。

他握紧了手里的绣春刀,刀身上映出他坚毅的脸庞。

“来吧,”他轻声说,仿佛在对整个大明宣战:“让我们看看,到底是谁能笑到最后。”

……

济南城。

残阳如血,把城头断箭,斑驳血跡染得愈发刺目。

张皓月攥著半截染血箭杆,望著城外三里处连绵营帐,那里是朱允炆派来的第二波大军。

这次领兵的是魏国公徐辉祖,带著十五万京营精锐,连营百里,旌旗遮天蔽日。

“元首,城西粮仓只剩三天的粮了。“赵康的声音带著沙哑,他左臂缠著渗血布条,那是昨天在城头被流矢擦过留下的伤。

城墙下尸体刚被清理乾净,护城河水泛著黑红,飘著断矛和破甲。

张皓月回头,看见瘸腿铁匠正蹲在城根下,用断刀给一个少年兵削木矛。

少年兵的胳膊被弩箭洞穿,咬著木棍冷汗直流,却没哼一声。

铁匠的独眼里闪著狠劲,断刀削出的木矛尖比铁簇还锋利。

“让妇女们把地窖里的种子粮搬出来。“张皓月沉声道,“告诉大伙儿,这仗要是输了,种子粮留著也餵了狗官。“

“那明年的收成……“李村长急得直搓手,他怀里揣著的稻种是去年从南方换来的新种,本指望开春能增產三成。

“没明年了。“木华黎扛著弯刀走过,刀鞘上的血痂结得像层硬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