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朱元璋退了(2/2)
逃回去的燕王朱棣,以及寧王朱权等几个藩王同时起兵,號称“清君侧”,已经攻下了德州。
“元首,藩王们说您『废除祖制,擅改税法』,还说要『恢復大明正统』。”赵康的声音发沉。
“城里已经有谣言了,说咱们要加税打仗,不少百姓都开始囤粮了。”
张皓月拿起藩王们的联名檄文,上面的字跡歪歪扭扭,显然是仓促写就的。
但他知道,这些藩王虽然各怀鬼胎,一旦联合起来,也是股不小的力量。
“加税?”张皓月突然笑了,“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嚇住百姓?”
他对代表们说:“咱们不仅不加税,还要再减一成!就用朱元璋藏在钟山的粮食,分给百姓补种晚稻。告诉大家,藩王要来就让他们来,咱们有吃的,有兵的,不怕!”
代表们轰然应诺,那个卖菜的大婶更是拍著胸脯说:“俺这就去告诉街坊们,让他们別信谣言!谁要是敢来抢粮,俺们就用菜担子砸死他!”
消息传出去,应天城里的恐慌立刻平息了。
百姓们不仅不囤粮了,还纷纷把家里的存粮拿出来,支援军队。
有个老农甚至把准备给孙子娶媳妇的粮食都捐了出来,说:“新大明要是没了,俺孙子娶媳妇也没用!”
张皓月看著这些朴实的百姓,心里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朱元璋的毒计又失败了,他低估了百姓对新大明的信任,也低估了“人人有饭吃”这五个字的力量。
可就在这时,木华黎匆匆跑进来,手里拿著几张告示,是锦衣卫在城外贴的。
上面画著张皓月和蒙古兵一起喝酒的画像,说他“勾结外族,要毁我汉家衣冠”。
“元首,城里的儒生又在闹事了,说要『驱逐韃虏,恢復中华』。”木华黎的脸色很难看,“有几个蒙古兵在街上被人打了。”
张皓月看著画像,上面的自己被画成了青面獠牙的怪物,蒙古兵则个个凶神恶煞。
他知道,这是朱元璋在挑拨民族矛盾,想让新大明从內部瓦解。
“把告示撕了,贴上新的。”张皓月对木华黎说。
“就说新大明不分民族,都是一家人。蒙古兵和咱们一起种地,一起打仗,谁要是敢挑拨离间,就是和全体百姓为敌!”
他又对赵康说:“组织一场军民联欢会,让蒙古兵和百姓一起唱歌跳舞,最好再让木华黎表演个草原摔跤。”
赵康愣了愣,隨即明白了张皓月的用意,用事实打破谣言,让百姓看到蒙古兵也是新大明的一份子。
联欢会开得很成功。
木华黎的摔跤表演贏得了满堂彩,不少百姓还拉著蒙古兵的手,问草原上的事。
那个之前被打的蒙古兵,手里捧著百姓送的伤口药,眼里含著泪说:“俺们草原上,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尊重。”
看著这一幕,张皓月知道,朱元璋的最后一招也失败了。
他或许很辣,或许有智慧,但他永远不懂,百姓要的不是什么“正统”“衣冠”,而是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能被当成一个人来看待。
钟山脚下,朱元璋看著亲卫带回的消息,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
徐达递上参汤,他却一把推开,眼神里充满了不甘。
“为什么?为什么连个毛头小子都斗不过?”朱元璋喃喃自语,“咱杀了那么多贪官,平了那么多冤案,难道还不如他分几担粮食?”
徐达嘆了口气:“陛下,您杀贪官是为了稳固皇权,他分粮食是为了百姓活命。出发点不一样,结果自然不一样。”
朱元璋沉默了,他看著帐篷外飘扬的“明”字大旗,突然觉得很陌生。
这面旗,曾经代表著推翻暴元的希望,可现在,却成了阻碍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绊脚石。
“撤吧。”朱元璋的声音突然变得疲惫。
“回北平去,那里还有咱的老部下。”
徐达愣住了,他没想到朱元璋会认输。
但看著朱元璋佝僂的背影,他知道,这个叱吒风云的帝王,终於被一个简单的道理打败了,民心,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应天城的百姓们听说朱元璋撤了,都跑到城头上欢呼。
张皓月站在最高处,望著远去的“明”字大旗,心里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知道,这场爭斗还没结束,藩王之乱还没平息,新大明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