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多谢娘子救命之恩(1/2)
第9章 多谢娘子救命之恩
也须怪不得李青,清荷这丫头本也是世家小姐出身,五姓七望之一的清河崔氏旁支,父亲本是地方六品小官,只因得罪了京城大佬,落得个发配边关,女眷尽皆为奴。
清河崔氏根深蒂固,却也不想为了一个旁支小户得罪京圈大佬,因此见死不救。
郑家小姐的父亲和清荷的父亲乃是同窗,偷偷买下了这个丫头,给她取名叫清荷,本意也是让她记住,自己出身清河崔氏。
后来,清荷的父亲病死在边关,家眷便翻身无望,几年之后,郑老爷也就渐渐忘了这个丫头。
倘若郑家小姐嫁给了李青,两个贴身大丫鬟红袖和清荷,必定会陪嫁,也就是通房丫头,若得了老爷青睐,或许会成为滕妾。
清荷生得美貌,又读过书,气质温婉,着实把郑家小姐比下去了,还没嫁过来,李青就另眼相看,将来怕不是要倒反天罡。
郑家小姐这回是抓到了把柄,恨恨把清荷打了半晚上。
天还没大亮,船也还没靠岸,郑家小姐就嚷嚷着,定要把清荷发卖到窑子里去。
李青也被吵了半晚上,实在厌烦,总是在自家船上,也不得不过问一下,又重新把清荷审了一回。
清荷哭诉,说那桃木簪子是昨日在郊外小溪捡到的,绝不是什么定情信物。
李青作势要拔下那簪子细看,却被郑家小姐的怨毒眼神阻止。
这大概就是李青这辈子离仙缘最近的一次,却终究缩回了手。
李青心里明白,他这表妹大吵大闹,就是演给他看的。
事已至此,清荷这丫头是留不住了,再有下次,只怕会被打死,不如发卖了,算是救她一命。
郑府管家领着清荷去发卖的时候,李青还低语了几句,可别真的卖到窑子里去了,总是伯父的故交之后。
管家自然不敢得罪姑爷,也和牙人打了招呼,这丫头是官宦人家出身,知书达礼,切不可作贱了。
那清荷捡了个簪子遭此厄运,心里也是愤懑,几次都想一把扔了,却总觉这簪子像是一块心头肉,万万舍不得,只把那簪子攥在手心,都攥出血了。
鲜血浸润红线,江源得了活人精血滋养,精魂大大受用。
牙人见了清荷,也觉得颇为养眼,倘若打扮一下,说是大户人家小姐也无人不信。
叫了个婆子把清荷领到里屋验了身子,没啥毛病,还是个雏。
那婆子只是诧异,这丫头衣服都扒光了,手里却攥着一根簪子死不松手,还以为是个什么值钱的大货,待得看清了,不过是根粗陋的桃木簪子,一文不值,遂就放过了。
一番讨价还价,管家以六千铜钱把清荷卖给了牙人,围观的都觉得这价高得离谱,牙人却信心满满,转手必能大赚一笔。
牙人遂让婆子把清荷拾掇拾掇,扔了满身血衣,换了套洁净的青衣,梳了头发插上桃木簪子,自是光彩照人。
牙人越看越顺眼,只把清荷拉到门前当做门面。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很快有人开口问,“这丫头多大了?”
牙人见问话之人穿着颇为不俗,遂耐心回答,“十五,尚且是完璧!”
“好好好,女大三抱金砖!”
周围有不懂的大概以为清荷交了好运,竟被人买了去做正妻。
牙人却心知肚明,大户人家没谁买丫头当正妻的,本朝流行配阴婚,定是哪家小公子亡故,生前尚未定亲,想买个丫头配了。
牙人于是劝走了围观人群,把客人请到里屋商谈。
配阴婚乃是朝廷明令禁止的,私下交易,价钱自然比普通丫头高出几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