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雍州大震荡,刘备威震三秦(求首订求(2/2)
“令,簿曹从事杨阔,征召义兵,协助运回盗贼所盗财物。”
“令,功曹从事简雍,挑选贤士,以补诸县空缺。”
“.”
一个个的军令下达,关羽、赵云、张辽各引本营猛士,快速的向三郡进兵。
犹如狂风扫落叶一般,但凡被追上的贪官污吏,无一例外都被诛灭,所得财货也由杨阔征召的义兵运回本县封存。
伴随杀伐日重,诸县官吏皆是惊骇不已。
这才明白刘备压根就没打算给诸县官吏隐瞒不报的机会,要么自己滚蛋,要么上缴财货。
讲道理?
刘备讲的道理跟诸县官吏理解的道理截然不同。
刘备讲的道理就是:我说的话你们要认真执行,仅此而已。
到了五月底。
扶风郡、京兆郡、冯翊郡三十八个县,官吏七成被罢免,剩下的三成还是因为部分县离得太远,刘备暂时还管不了。
即便如此,也让刘备威震三郡。
就连在扶风郡屯兵的皇甫嵩,都不由惊骇。
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扶风郡、京兆郡、冯翊郡三十八个县的官吏干翻了大半!
皇甫嵩见过生猛的,没见过刘备这般生猛的。
真就不怕三辅大乱,官吏豪贼勾结凉州叛军?
而事实上,刘备还真不怕。
官吏豪贼若是不去勾结凉州叛军,刘备都没有讨贼的理由。
对付官吏,刘备可以用官威压人,可以整顿吏治、论罪查处。
对付豪贼,这套就不能用了,总不能老老实实的去度田查户?那得查到猴年马月?
光武帝都搞不定的度田查户,刘备也不想再去浪费精力。
天下大乱即将开始,刘备得在董卓掌权前,以最快的方式完成对三辅之地的掌控。
否则今后刘备若是出兵在外,这三辅之地就极有可能如兖州反曹一般,让刘备进退维亟。
随着舆论的发酵,刘备的威名和凶名也在诸县疯传。
扶风郡,郿县。
看着眼前自诸县而来的十余豪士,法衍顿感头皮发麻。
由于刘备在诸县清理贪官污吏,也引起了本地豪族的忌惮。
贪官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就算被清理了也影响不到本地豪族,可县中吏士,大部分都是本地豪族。
就跟豫州的情况一样,刘宏卖官鬻爵引发本地豪族争相买吏,吏士豪族形成不可分割的利益体。
刘备动诸县吏士,其实也是在动诸县豪族的利益。
原本众人是想拥护司隶校尉张温的,结果张温见势不妙直接跑路,连带着将右扶风蔡由也带走了。
刘备也没任命新的右扶风,就一个劲儿的在追捕“盗贼”。
不愿就此屈服的诸县豪士,寻到了正在守孝的名士法衍,想让法衍牵头反对刘备。
法衍之父是名士法真,对诸子百家经典以及谶纬之学都颇有造诣,又以清高而著称。
法衍的祖父还是旧日的南郡太守、青州刺史,可谓是家世显赫、家学渊博。
然而,法真虽然是名士大儒,法衍并无这个威名和才学,面对众人的裹挟,不敢太强硬。
“家父去岁方逝,我尚需守孝,不宜擅离。”法衍硬着头皮寻了个理由。
然而诸县豪士却不给法衍退缩的理由。
同县豪士鲁方扬声道:“不用法兄擅离,只要法兄点个头,我等愿为法兄奔走。”
其余豪士也纷纷附和。
不论法衍有什么借口,出头鸟一定是要让法衍当的!
诸县豪士不过是想借助法衍这个“法真之子”的名头,去拉拢更多的豪士反对刘备。
法衍推脱不过,只能暂时应付道:“兹事体大,还请诸位许我三日时间思虑。”
见状,众人也不好逼迫太甚,纷纷抱拳离去。
“祸从天上来啊。”法衍更是忧虑。
法衍虽然才学不如亡父法真,但也不是傻子。
刘备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免掉了诸县大半官吏,更有两千自洛阳而来的西园军为倚仗。
不仅如此,扶风郡还驻扎了皇甫嵩三万兵马!
牵头?
我疯了?
可如果不同意,三日后那群豪士再来,法衍也难以清静。
都是在扶风郡混的,法衍又没有亡父法真的威望和才学,也镇不住诸县豪士。
最重要的是:法真虽然有名望但为人清高不爱置办家业,有钱都去买书了。不似其他豪士一般兼并田宅、强抓奴农。
否则法衍也不至于守孝的时候还能被诸县豪士堵门了。
在雍凉之地,有名望的清高之士被豪士裹挟也是常事,并非只有法衍如此。
不过,众豪士堵门的行径,却惹恼了法衍之子法正,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法正因为家学渊博而远慧于常人。
少年多慧又是名儒之后,法正自有傲气,又不似法衍一般遇事考虑太多,行事反而更似郡中游侠,既恩怨分明,又睚眦必报。
今日一回来就见到法衍守孝被堵门,这心头的怒火也随之迸发:“一群蠹虫,不敢明着去招惹刘使君,只敢躲在暗处让阿父去出头。阿父与其去纠结三日后如何回应,不如借刘使君之力将这群豪贼尽数诛除,也省得他们再骄矜不法,祸乱诸县。”
法衍吓了一跳,忙呵斥道:“你这孺子,不可忘言,莫要招来祸事!刘使君此番行径,必会引发三辅动乱,眼下刘使君自身难保,你竟还想赶上去凑热闹?你这几日闭门读书,莫要掺和。三日之后,我自有应对。”
法正自幼跟着法真熟读法家经典,性子不似法衍软弱,不服道:“阿父三日之后,是想假装偶感风寒还是想假装失足断腿?你以为那群豪贼会跟你讲道理?他们要的是先祖父的名头而非阿父意愿,为达目的不折手段之事,那群豪贼做得还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