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手快抢贤,法正成刘备门生(求追定求(1/2)
第99章 手快抢贤,法正成刘备门生(求追定求月票)
“周仓这厮,竟连这等小事也来请示关某,区区一介少年郎又能知晓何事?哼!”
临近的武功县,得到消息的关羽,对此深感不满。
倘若在扶风郡的是张飞,一听是名士法真的孙子求谒,别说不满了,估计当场就策马飞奔直入郿县了。
然而关羽与张飞对待名士的态度截然相反。
以前没遇到刘备时,关羽就在研习家学,遇到刘备后又书读百家,如果让关羽披上儒衫,那也不会逊色寻常儒生。
故而,关羽对自称“某某欲对某某不利”“我有紧要事要见某某”的士人,颇为不屑,认为是在自抬身价。
跟术士常对人言“某观你印堂发黑,必有凶兆”等等一样,都是骗人时的噱头。
就在关羽要斥退报信之人时,一旁的贾诩骤然出声:“扶风法真,以清高闻名,其孙法正虽然年少,但在郡中也有神童之名,而今又效仿甘罗求谒刘使君,必非等闲之辈。”
一听贾诩之言,关羽心头的不满瞬间消散大半,询问道:“贾参军之意,关某应该见见这个少年?”
贾诩点头,炯炯有神的双眸中满是算计之意:“刘使君欲定三辅,就必然会与豪贼冲突,而今有豪贼欲裹挟法真子孙对刘使君不利,且又有苦主哭诉。”
“身为仁爱士民的雍州牧,刘使君又岂能置之不理?关司马奉命来扶风郡追捕盗贼,又岂能见豪贼害士而无动于衷?”
“若能敬名士,杀豪贼,分田宅,赈流民,则扶风士民皆慕刘使君矣。”
关羽还在静思,一旁的副将刘辟已经听得肉跳不已。
平日里所见,贾诩就是个和和气气的中年儒生,寡言少语,脾气又好。
就连营中军士不小心撞到了贾诩,贾诩都会安抚军士,让其不要在意。
在刘辟的印象中:贾诩慈眉善目,与人为善,与贾诩说话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和善的参军,此刻却说出“杀豪贼、分田宅”的话来!
说好的慈眉善目呢?
说好的与人为善呢?
我是认错人了?
刘辟对贾诩的了解还是太少。
对贾诩而言,苟命最紧要。
不跟着董卓去洛阳,就是贾诩笃定去了洛阳会招来灭族祸事,恰巧刘备求募贾诩,贾诩就顺势跟刘备返回关中。
既然决定跟刘备了,贾诩也得为苟命着想。
故而才会提醒刘备“一山不容二虎”,主张驱逐张温。
在刘备决定对雍州大刀阔斧改革后,贾诩也坚持除恶务尽。
既然出手了,就不能留情。
此番跟关羽来扶风郡追捕盗贼,贾诩也是担心关羽做大事时不够狠辣果决,这才自请相随。
对贾诩而言,只要刘备能威震雍州,扶风郡的豪贼全死了都没关系。
若豪贼死了,被豪贼压迫的奴农也就自由了,州府又能编户入籍了。
刘辟不知道的是,贾诩还有更狠的,若有名士跟豪贼勾结,那就先给名士泼脏水,坏其名声后再杀豪贼,分田宅。
此刻得知有豪贼要裹挟名士法真的子孙,这对贾诩而言就是喜从天降:我的刀还没出鞘,敌人就抽刀疯狂自捅,不将敌人砍死都对不起这天降之喜。
若是换个人,哪怕是许攸这般说,关羽都不会听,反而还有可能认为是在坏刘备大计。
但在见识了贾诩的才识后,关羽对贾诩也变得甚为钦佩,此刻不仅听进去了,还在认真的权衡利弊。
良久。
关羽丹凤眼猛地睁开,显然有了决定:“既如此,关某便亲自走一趟郿县。”
贾诩对关羽的果决很满意。
成大事者就不能犹犹豫豫,否则失去了先机后遭殃的就是自己。
临近黄昏,关羽挥军抵达郿县。
“关司马怎亲自来了?”
周仓有些意外,忙上前迎接。
“法正如今在何处?”关羽扫了一眼周仓身后,微微蹙眉。
周仓嘿嘿一笑:“法正方才跟俺辩论《论语》,俺赢了,他正在帐中踱步苦思呢。”
“连你都辩不过?”关羽对法正的印象又低了。
一旁的贾诩轻咳提醒:“法正所学《论语》,与周军侯所学《论语》,略有不同。”
关羽这才惊醒,刘备给西园兵学的《论语》是分文注和武注的,
譬如要辩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文注是:人在临近死亡时,因放下世俗执念,言语往往趋于真挚善良。
武注是:人在快被我打死的时候才会说好听的话。
若周仓以武注去跟法正辩论,再配上那蛮牛似的大块头,法正能赢才怪了。
周仓嘿嘿不停,显然如贾诩所料。
没好气的瞪了周仓一眼,关羽整肃心情,大步前往大帐。
刚到帐门口,就听到帐内法正有些兴奋的念叨:
“孔子所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注武注,各有千秋啊。”
“若按文注,是处理日常事务后仍有余力才研习文献,按部就班,儒皮儒骨。”
“若按武注,是没有精壮的身体和豪迈的力量是不能读书的,文武皆修,儒皮兵骨。“
“妙啊!太妙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刘使君大才,若能追随左右,我之幸也。”
在听到法正最后感慨“我之幸也”时,关羽的嘴角又泛起了笑意。
关羽虽然骄矜瞧不上士人,但若这个士人尊崇刘备,关羽也会付之笑脸。
“你就是法正?”关羽大步入内。
法正被猛然出现在背后的关羽吓了一跳,回身打量时,又见关羽虽然生得极其雄壮又有熊虎之态,但举手投足间却颇有儒风,不由心惊。
再联想到方才那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武注,法正更生认同之感。
若我有这等壮硕之躯,那群豪贼又怎敢堵门闹事?
法正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勤于习练武事,即便不能如关司马这般雄壮,也要练到寻常人难以近身的水准。
“扶风法正,见过关司马。”法正近前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