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刘备要兵权,法正怼皇甫嵩(求追定(1/2)
第102章 刘备要兵权,法正怼皇甫嵩(求追定求月票)
槐里。
皇甫嵩自军营巡视归来,即刻召来皇甫坚寿和皇甫郦,催问道:“长安应调拨的钱粮,何时能到?”
三万讨贼兵驻扎在槐里,即便是非战时,每日的吃喝耗费的钱粮也不少。
由于长安城内官吏职权发生了改变,原本在半个月前就应自长安府库调拨的钱粮,至今迟迟未至。
这让皇甫嵩烦躁不已。
负责钱粮的皇甫坚寿看了一眼面色不愉的皇甫嵩,小心翼翼地道:“我差人问了好几次了,簿曹从事杨阔说,钱粮正在调拨中,让我等稍安勿躁。”
一听这理由,皇甫嵩的本就不愉的脸色更是阴沉:“即便我能等,军中的将士如何能等?杨阔此举何意?刘雍州可知晓此事?”
皇甫坚寿低头不语。
皇甫郦却是直言道:“以刘雍州如今在长安的威势,杨阔又岂敢隐瞒不报?与其说是杨阔让我等稍安勿躁,倒不如说是刘雍州让我等稍安勿躁。”
皇甫嵩不由蹙眉:“刘雍州也是知兵之人,岂能不知若无钱粮发放军饷军粮,军中将士必会哗变。”
皇甫郦叹道:“左将军执掌三万讨贼兵,而刘雍州只有两千西园兵。兵权不在刘雍州之手,刘雍州又如何执掌雍州军政?故而我以为,刘雍州不是不知,而是故意装不知。”
皇甫嵩眉头更紧:“刘雍州整饬雍州官吏时,也有人来槐里寻我,欲让我劝阻刘雍州,我皆未答应,更是闭门谢客以表态度。我未干涉刘雍州的决断,刘雍州怎能如此待我?”
皇甫郦有专对之才,早看明白了刘备的用意,道:“一山不容二虎。刘备要掌雍州军政,最大的阻碍不是雍州官吏,而是左将军和司隶校尉。如今司隶校尉去了弘农,剩下的也就只有左将军了。”
皇甫嵩冷哼:“我奉朝廷之命执掌讨贼兵,是为了讨伐凉州叛贼,别无他意,不似张温一般还要干涉雍州政务。我与张温,并不相同!稍后我书信一封,阐明误会,你派人速速送往长安,尽快让杨阔将钱粮调拨入槐里。”
皇甫郦不知道皇甫嵩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又提醒道:“只要左将军还执掌这三万讨贼兵,便是在干涉雍州军务。”
“荒谬!”皇甫嵩冷喝:“我这三万讨贼兵,跟刘雍州有什么关系?他管他的军务,我伐我的叛贼,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何来干涉一说?”
见皇甫嵩发怒,皇甫坚寿不由小声嘀咕道:“可左将军这三万讨贼兵,得刘雍州从长安府库调拨钱粮。这钱粮调拨入槐里,刘雍州就没多余的钱粮再征募军士了。”
皇甫嵩脸色一变,喝道:“嘀嘀咕咕什么呢?真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凉州叛军非刘雍州能敌,他出钱粮我讨贼,他也就无需再征募军士,何乐而不为?”
一听皇甫嵩这话,皇甫坚寿和皇甫郦不敢再开口。
就如皇甫嵩方才所言,并非皇甫嵩不懂,而是皇甫嵩不想懂,更希望保持现状:刘备出钱粮,皇甫嵩讨伐叛军。
皇甫嵩也不是傻子。
他现在之所以还能留在槐里,就是因为凉州叛军尚未完全消灭。
只要凉州叛军还在,皇甫嵩就有杀敌立功的机会。
作为一个起于汗马的武夫,皇甫嵩既无高贵的出身又无家世托举,除了杀敌立功,几乎没有任何的晋升机会。
手中有兵权,皇甫嵩还能更进一步;手中无兵权,皇甫嵩都可能被征召为洛阳的城门校尉。
然而皇甫嵩虽然想得很好,但现实是残酷的。
一山不容二虎,皇甫嵩不肯让出兵权,刘备就无法实现抱负,除非皇甫嵩肯对刘备低头俯首认刘备为主!
若皇甫嵩不肯低头,刘备必然会将皇甫嵩驱离雍州,就如同驱离张温一般。
无关谁对谁错,而是立场不同。
在这雍州,刘备不允许任何人在军事上或政务上不听号令。
见皇甫坚寿和皇甫郦不说话,皇甫嵩更感烦躁。
若刘备一直拖着不肯调拨钱粮,这三万讨贼兵就得如张温昔日征召的乌桓骑兵一般,叛归本国了。
总不能直接去抢吗?
若直接去抢,刘备就更有理由驱离皇甫嵩了。
烦躁间,人报刘备的中军书吏典韦携刘备门生法正求谒。
“看来是刘雍州派人来试探左将军之意了。”皇甫郦断言道。
皇甫嵩深深的写了一口气,按捺住内心的不悦,让人将典韦和法正带入大帐。
“雍州牧麾下,中军书吏典韦,见过左将军。”
“雍州牧门生,扶风玄德先生之孙法正,见过左将军。”
见到典韦和法正自报身份,不论是皇甫嵩还是皇甫坚寿、皇甫郦,都吓了一跳。
一个凶恶无比、极其雄壮的猛士,你管他叫中军书吏?
扶风名士法真的孙子,什么时候竟成了刘备的门生了?
典韦带给皇甫嵩三人是威猛上的震撼,法正带给皇甫嵩三人是身份上的震撼。
下马威啊!
皇甫嵩三人不约而同的泛起警惕。
强忍内心的不耐,皇甫嵩冷声问道:“刘雍州让你二人前来,所为何事?”
典韦声音亦是极大,呼道:“三日后,刘使君在长安设宴,请左将军携子皇甫坚寿、从子皇甫郦,务必准时赴会。”
皇甫嵩蹙紧了眉头,没有应声。
皇甫郦见状,忙道:“既是刘雍州邀请,我等定会准时前往。不知刘雍州可有说,调拨至槐里的钱粮何时可以到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