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皇甫嵩服软,刘备尽掌军政(求追定(2/2)

总不能将皇甫嵩打了还要让皇甫嵩的从子安心效命吧?

用人不疑的前提是疑人不用,只要我用你,我就不会怀疑你,可我若是怀疑你,我压根就不会用你。

六月初七。

刘备在州牧府设宴,皇甫嵩携皇甫坚寿、皇甫郦如约而至。

或许是三日时间让皇甫嵩想明白了处境,也或许是有皇甫坚寿和皇甫郦的善言规劝,皇甫嵩在入宴时的态度倒也平和,没有在槐里大帐骂“刘备辱我太甚”时的冲劲,即便看到了立在刘备后方的法正,皇甫嵩也没表现出恼恨之意。

除法正外,刘备这次还将功曹从事简雍、簿曹从事杨阔也一并唤入。

若是谈妥了,简雍就可以直接与皇甫郦谈右扶风的任命事宜,杨阔也可以直接跟皇甫坚寿谈钱粮调拨事宜。

时间不等人,能一并办就一并办。

刘备还有很多事要部署,没时间也没精力跟皇甫嵩耗。

待得一曲歌舞结束,刘备屏退闲杂人等,开门见山地道:“左将军既然来了,那我也不绕弯子了,我需要左将军麾下,那三万讨贼兵的兵权。”

皇甫嵩面色微微一变,很快又控制了情绪。

在来的路上,皇甫郦也不止一次向皇甫嵩说了刘备设宴的目的,对此也有心理准备。

“若我不给,刘雍州又当如何?”皇甫嵩面无喜怒,正色问道。

“很简单。你不给我兵权,我不给你钱粮。”皇甫嵩问得直接,刘备的回答也很直接。

皇甫嵩脸色一变:“你不给钱粮,就不怕那三万讨贼兵哗变吗?”

刘备轻笑:“我有钱粮在手,何惧哗变?我只需要在槐里贴一张募兵告示,自会有讨贼兵响应募兵。我知左将军在讨贼兵中威望甚重,可再重的威望,也得让将士不饿肚子才行。”

皇甫嵩握紧了拳头。

这种在钱粮上被卡了脖子的感觉,让皇甫嵩又是憋屈又是难受又无可奈何。

就如刘备所言:再重的威望也得让将士不饿肚子。

“讨贼兵是朝廷的兵马,朝廷没有圣旨,兵权又岂能交给刘雍州?”皇甫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忍不耐。

刘备却是直接摊手:“那就让朝廷调拨钱粮,雍州的钱粮得用于雍州的军民,概不外借!”

皇甫嵩愤愤起身:“刘雍州,适可而止吧!你如此行事,就不怕朝廷怪罪吗?”

刘备哈哈一笑:“朝廷?左将军你可能有些误会。先帝的遗命,是以协皇子为帝。而今洛阳朝廷却以辩皇子为帝,一个得位不正的朝廷,我为何要害怕?”

皇甫嵩吓了一跳,惊愕而问:“刘雍州你此话何意?先帝真有遗命以协皇子为帝?”

皇甫坚寿和皇甫郦也是惊愕的看向刘备,这样的秘闻还是第一次听闻。

刘备直言道:“不仅有遗命,还有密诏。”

皇甫嵩三人更是心惊。

还没等皇甫嵩开口询问密诏,刘备话锋一转:“但密诏如今不在我手中,我在来的路上已经将密诏交给董卓了。想必一直很想进步的董卓很乐意带兵入洛阳扶持协皇子登基。”

“我知道你们很疑惑,为什么我要将密诏交给董卓,原因也很简单,我与董卓有约定,若他能扶持协皇子登基,就将左将军调离雍州。董卓与左将军向来有怨,即便知道我意在这三万讨贼兵也会将左将军调离。”

“以我对董卓的了解,在调离左将军的同时,他必然会另外派遣亲信来雍州掌军。”

“现在问题来了,左将军是愿意将兵权给我还是给董卓?”

皇甫嵩已经惊得无以复加了:“刘雍州,你如此行事,是在引起祸乱。”

“左将军此言差矣。乱天下者,乃是何进。”刘备纠正了皇甫嵩的观点:“若非何进忤逆先帝的遗命,强行扶持辩皇子登基,又岂会有我将密诏交付董卓的后续?你不能因为我要夺你兵权,就认为是我在引起祸乱。”

看着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的皇甫嵩,刘备开始抛出条件:“当然,左将军若是交了兵权,我也不能亏待了左将军。雍州尚缺一个右扶风,可由皇甫郦担任,左将军之子皇甫坚寿可继续留任军中;至于左将军,我会上书表奏左将军为御史中丞,有左将军在朝中,想必董卓即便扶持协皇子登基,也不敢太骄矜恣意。”

不论是皇甫嵩还是盖勋,都是刘宏时期有名望的大臣,在董卓未入洛阳前全都去洛阳,洛阳大佬云集,那可就相当精彩了。

至于雍州,不需要比刘备名望更大的大臣。

良久。

皇甫嵩脸上现出颓色,又问道:“倘若凉州叛军复至,刘雍州可有退敌之策?”

刘备嘁了一声:“我视凉州叛军如土鸡瓦犬,韩遂、马腾等人亦只是群插标卖首之辈。若有三万讨贼兵在手,就不是退敌,而是收复失地!陇右乃雍州之地,又岂能让叛贼霸占?”

“左将军,时代变了。属于你的时代已经成了过去,接下来登场的是属于我的时代。在这雍州之地,不论是贪腐不法的吏士、骄矜乱纪的豪贼还是横行无忌的叛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看着极具霸气的刘备,皇甫嵩脸上泛起更深的颓色。

皇甫嵩很清楚,虽然执掌了三万讨贼兵,但皇甫嵩只敢去对付叛军,而不敢去对付吏士豪贼。

反观刘备,不仅要对付叛军,还要将吏士豪贼一并解决了。

这份胆略,皇甫嵩别说做了,想都不敢多想。

“我愿交出兵权。”皇甫嵩语气苦涩:“军士屯扎边郡,颇为不易,还请刘雍州能善待军士。”

“无妨。不能吃苦又畏惧死亡的军士,我会允许他们卸甲归田。”刘备没有给皇甫嵩承诺,而是表达了统兵观念:“军人,上保国家,下保黎庶。忍常人所不能忍,得常人所不能得,成常人所不能成。雍州,不养闲兵。”

皇甫嵩嘴唇微动,随后又将到喉咙间的话咽了回去。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统兵风格,皇甫嵩也不能强求刘备得了兵权后就必须维持原状。

刘备又看向皇甫坚寿和皇甫郦,二人对视一眼,起身拱手:“愿尊刘使君。”

“好!”刘备举樽敬道:“你二人既愿以我为尊,我便不会亏待二位。”

自五月初五入长安,到今日六月初七,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刘备将三辅之地的军政大权尽掌在手。

这个速度不算太快也不算太慢。

把玩掌心的兵符,刘备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兴奋:“何进离死不远了,希望凉州的叛军动作能快一点,可不要让我等太久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