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刘备说媒,赵云官配马云禄(求追定(1/2)
第112章 刘备说媒,赵云官配马云禄(求追定求月票)
许攸沉吟片刻,凝声道:“自何进掌权以来,先杀蹇硕,后诛骠骑将军董重,就连董后亦是忧怖而死。今又假借诛杀宦官之由召使君入洛阳,必然不安好心。使君若往洛阳,太危险了!”
刘备笑而不答,又看向贾诩。
贾诩则道:“昔日窦武想诛杀内宠,表面上看,是因为谋事不密而被宦官所知,究其根源却是窦太后迟疑不决所致。”
“而今洛阳局势,与窦武时期并无本质区别。何太后虽然是何进之妹,但她不会让何进独揽大权。陛下年少,又只知求道之术而不知治国之术,正是何太后临朝听政的机会。”
“皇权面前,即便是兄妹也会相争。于何太后而言,只有宦官统领禁省,她才不会被群臣架空权力。何进若要诛杀宦官,就是在与何太后为敌,何太后又岂会听之任之?”
“何进不敢明面忤命,故召外将引兵入京城,威胁何太后,虽然不知道是谁向何进献策,但献策之人,必是将何进也一并算计了。”
许攸顿有所悟:“倘若何进亦被算计,那么献策之人是想将何进和宦官一网打尽,如此看来,献策之人必与袁氏有关。何进麾下与袁氏有关且又受何进信任之人,只有南阳人张津,此人乃是袁绍门客,只是不知此番是袁绍个人所为,还是受袁隗指使。”
见贾诩和许攸三言两语,便将幕后之人锁定到了袁氏,刘备笑意更浓。
贾诩瞥见刘备的笑意,有了猜测:“使君莫非想要奉召入洛阳?”
刘备徐徐念出一串数据:“河东郡,有十万户;弘农郡,有五万户;河南尹,有二十万户;河内郡,有十六万户。这还只是明面上的,不含世家豪贼隐匿户口。而我所控雍州,即便我将鲁方等豪贼所隐匿的奴农、僮仆归入新籍,亦不过十二万户。”
“如今我又定下精兵简政计划,除守备兵外,我最多能调动两营兵马。雍州未来五年内,又需要集中力量恢复农业,倘若遇上突发大事,仅以两营兵马很难助我成事。”
说到这,刘备的目光多了炽热:“《说苑》有云,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方今洛阳局势,诸方争权,宦官、何进皆为蝉,袁氏及众臣为螳螂,被何进召入洛阳的四方猛士则为黄雀。而我,当为持弹丸击黄雀者!既然何进好意召我,我又岂能不入洛阳?”
贾诩不假思索:“使君若入洛阳,我愿为使君坐镇长安。”
刘备大笑:“文和,你就不担心你不同往,我会在洛阳遭逢意外?”
贾诩亦笑:“使君若有意外,我必为使君复仇以报使君知遇之恩。”
你那是保命吧!
刘备不用想就明白贾诩之意,倘若真在洛阳有意外,贾诩为了保命就会将留在洛阳的雍州军集合起来反扑洛阳。
然后来一场刘备版文和乱武。
反过来讲。
刘备也的确需要贾诩坐镇长安。
对贾诩而言,除非刘备真的意外殒命,那么贾诩为了能在刘备麾下安稳度日,就必会尽心竭力的替刘备守住雍州。
哪怕是有人拿着圣旨想来长安夺取兵权,贾诩都能找出十几个方式让使者消失无踪。
许攸见刘备有了决定,也不再劝。
刘备所言,既是事实,亦是雍州的困境。
仅以雍州十二万户,五年之内都只能自保,然而五年时间,天下大势未必还能眷顾刘备。
刘备必须抓住任何机会出手抢夺利益,只有不断的开源,才能在这个乱世活下来。
“使君准备带多少人入洛阳?又以何人为将?”许攸问道。
刘备不假思索:“兵不在多,在于调遣。四弟赵云历来稳重,可引下军营随我入前往洛阳。我走之后,由二弟关羽暂行雍州牧。”
许攸沉思了一阵道:“如此也可。既然文和要留在长安,某便与使君同行。”
刘备笑道:“子远在洛阳有不少熟人,自当与我同往。”
定下方案后。
刘备又寻来在长安驻军的关羽、张辽、典韦、赵云四人。
一听刘备要去洛阳,关羽脸色大变:“洛阳凶险,大哥岂能轻往?若要亲往,某可护卫左右。”
刘备摇头:“有四弟引兵同往,又有何人能伤我?”
看着满脸不情愿的关羽,刘备又近前安抚:“众兄弟中,三弟四弟只能为沙场大将,唯有二弟能独镇一方。我志在天下,今后也不可能偏安雍州。倘若二弟都不愿为我独镇一方,我又还能依靠何人呢?”
刘备这一番话,让关羽又是感动又是羞愧。
片刻后,关羽咬牙应道:“某定会为大哥守好雍州,绝不会让大哥失望!”
“好!”刘备轻轻拍了拍关羽的肩膀,又道:“我会将文和留下,替你参详诸事。你如今替我执掌雍州,就要改改你的脾气。不是人人都是卢公,也不是人人都是文和。对士人要有包容之心,你务必谨记。”
关羽心神一凛,应道:“大哥教诲,某定铭记在心!”
得知刘备要去洛阳,阎忠等人也来询问,刘备皆是一一安抚交代。
到马腾时,马腾的语气却有些扭捏:“使君,我有个不情之请。”
刘备笑道:“孟起都已是我门生,左冯翊有话不妨直说。”
马腾瞅了一眼左右,低声道:“我听闻赵校尉尚未婚配,不知赵校尉喜欢何种女子?使君你也知道,我虽然是伏波将军之后,但家道中落,我又是羌女所生。我有一女,虽已到及笄之年,但跟孟起一样,都是我的羌女妾室所生。”
提到羌女所生时,马腾的眼神也不由黯然。
在这个时代,汉人大部分都是纳妾羌女,只有家贫无业的时候才会娶羌女为妻。
羌女所生就意味着出身低微。
马腾虽然也有汉人妻,但马腾的长女跟马超一样,也是羌女妾室所生。
虽然马腾有联姻之意,但让一个羌女妾室生的女儿嫁给赵云当妻,怎么看都显得不尊重赵云。
可若是当妾,那就不叫联姻了。
“这事你可有问过我四弟?”刘备不答反问。
马腾叹道:“我虽然没问过,但孟起问过。只不过每次赵校尉都给孟起说,大丈夫只患功名未立,何患无妻。”
刘备顿感无语,四弟这是被他胞兄赵风催婚催出应激反应了吗?
想到在常山时赵云的择偶标准,刘备斟酌道:“四弟此人,与众不同,他不愿娶豪族大姓的女子。”
马腾顿时眼前一亮,不愿娶豪族大姓,那就是不在乎出身了!
“四弟,也不愿娶弱女子,得体壮的。”刘备继续道。
马腾心头泛起喜色,我女儿随我,自小就身强体壮。
“还得脾气如火的,脾气火才有阳刚气。”刘备说着说着,也不由嘴角抽了抽,四弟你这要求也太难了。
马腾激动得都想抚掌大笑了,我女儿,自幼习武,性子刚烈,发起火来连孟起都揍。
绝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