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威压曹袁,刘备强势入洛阳(求追定(2/2)

翻身上马,刘备嘴角泛起笑意:“言之有理。我如今身为雍州牧,与昔日同僚叙旧,亦是礼数。”

随着刘备大旗移动,雍州军亦向西园军列阵方向推进。

比起洛阳这支几乎没实战过的西园军,刘备的雍州军都是见过血的。

兼之先后由皇甫嵩和刘备集训,仅仅是气势都比西园军要强一大截。

这就是边军和禁军的区别!

还没等雍州军靠近,西园兵就已经开始惊慌乱动,更有甚者,竟然直接离队而逃了!

“不过数月,西园军的军纪竟如此之差了?”

曾经执掌过西园军的刘备,看到西园军不过数月之间就败坏如此,亦不由叹息。

先是潘隐狼狈而归,随后刘备驱兵而来,何咸已经慌了神了。

何咸也顾不得颜面了,策马出阵而呼:“刘雍州,今日之事乃是误会。”

刘备却是不理会何咸,扬声大喝:“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速速出来见我!”

后方的袁绍和曹操皆是脸色一变,二人本就在后方看戏,没想到刘备竟然直接当众而呼。

“刘备这匹夫!”袁绍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本不想理会,奈何何咸又急呼袁绍、曹操二人,不论二人是否愿意,此刻都不能再藏身后方了。

曹操不由暗暗叹气:早说了不要去招惹刘备,本初你非得去招惹,现在好了,又要让刘备逞威风了。

尽管心中对袁绍多有埋怨,曹操此刻也只能堆着笑容来到阵前,热情的打着招呼:“玄德,一别数月,别来无恙乎?”

喊玄德而不是刘雍州,曹操这是想论私情。

一旁的袁绍却是冷着脸,一言不发,心头也鄙夷曹操这圆滑之状。

身为高傲的四世三公袁氏子,岂能向一介匹夫曲意逢合?

刘备大笑:“孟德兄,一别数月,你还是一点没变啊。怎么还跟在袁绍后面摇尾求食?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手提三尺长剑立不世功名,你乃当世豪杰,岂能甘居人下?何不与我一般独闯一片天?岂不是更加恣意洒脱?”

曹操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一面骂自己是在袁绍面前摇尾乞怜的狗,一面夸自己是当世豪杰,一面又当着袁绍的用离间计。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就不该在这个时候去招惹刘备!

见曹操不再应答,刘备又看向袁绍,嘲讽道:“哟,这不是袁绍吗?当初我在平乐观时,让你回来,你称疾不归,如今这是病好了?莫非有我在的地方,你就会染病?若你旧疾复发,可来寻我,我也略懂医术。”

“刘备!”袁绍的脸已经被气成了猪肝色。

身为袁氏子,除了被袁术羞辱过,袁绍何曾受过这等羞辱?

见袁绍要失态,曹操连忙提醒:“本初,莫要中了刘备的激将法。”

在曹操的急劝下,袁绍忍住了怒火,强行堆出笑脸:“刘雍州好意,我心领了。倘若我真的旧疾复发,必来寻刘雍州诊治之法。”

咦?

竟然忍住了?

逆风袁神果然不好对付。

“好说!好说!”刘备哈哈一笑,又指了指后方的西园兵:“方才何校尉说,今日之事是个误会。尔等不是来阻拦我的,而是来迎接我的。是也不是?”

“刘雍州,这的确是个误会。”袁绍忍住内心的不适,笑脸如旧。

刘备挥了挥手:“既如此,那就让西园兵偃旗息鼓,与雍州军穿阵而行,以免被人误会。从此地到洛阳,一马平川,我不想出现雍州军以外的旗号。这个要求很合理吧?”

不论是袁绍、曹操还是何咸、潘隐,皆是脸色一变。

若西园兵连旗号都不打,那去洛阳的是西园兵还是雍州兵?

“不如我引西园兵先行?”何咸提议道。

刘备转向何咸,笑容温和:“何校尉,你既然是来迎接我的,怎么能引西园兵先行呢?难道大将军召我来,不是向洛阳的太后及宦官示威的吗?”

“你认真想想,我就两千兵马,这示威的效果肯定不太好,你们若是偃旗息鼓跟随左右,这加起来就有六千兵马,定能让太后和宦官惊惧。”

“只要你不说,我不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太后和宦官如何能猜到我带了多少兵马?”

这匹夫,真是奸诈!

袁绍再次暗骂。

六千雍州军入洛阳与两千雍州军入洛阳,震慑的不仅仅是太后和宦官,还有其他响应入京的,如董卓、王匡、桥瑁、丁原等。

即便有人告诉众人刘备其实只有两千雍州军,也会心生疑虑。

谁知道刘备这两千军是真是假?

万一是假的,迎头撞上去岂不是自讨苦吃?

“若我等不愿呢?”何咸还在挣扎。

刘备笑容不减:“何校尉啊,我认为你说了不算。不如你回去请示大将军,若大将军不肯偃旗息鼓,我绝对不勉强!”

威胁!

这绝对是威胁!

何咸只感觉气血又在狂飙。

不请示何进,刘备是应召入洛阳的猛士;请示何进,那刘备的立场就难说了。

曹操不由再叹:引狼入室啊!本初啊本初,你太自信了!刘备又岂是会轻易入洛阳之人?他既敢来,就必有倚仗!

“典军营,愿偃旗息鼓以迎刘雍州。”曹操果断的选择了认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将刘备得罪死。

袁绍看了一眼曹操,也选择了服软:“中军营,愿偃旗息鼓以迎刘雍州。”

见曹操和袁绍都先后服软,何咸无奈一叹:“上军营,愿偃旗息鼓以迎刘雍州。”

畏惧的看了一眼刘备,潘隐也拱手服软:“下军营,愿偃旗息鼓以迎刘雍州。”

看着服软的四人,刘备笑容更甚:“早就该这样。我辛辛苦苦自长安而来,就是为了替大将军震慑宵小的。哪有宦官未灭,先窝里斗的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