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煮酒论英雄,刘备曹操结盟(求追定(2/2)

在这个前提下,谁将对方势力吞并,谁就能权统朝野。

结果刘备却将密诏给了董卓!

诚然,刘备的确与何进有约定,当了雍州牧就不扶持刘协了,可董卓拿着密诏扶持刘协,又关刘备什么事?

曹操也终于明白,刘备为什么有恃无恐的来洛阳了。

如今蹇硕已死,刘备是唯一一个受了刘宏密诏的人。

董卓要奉诏扶持刘协,就必须承认刘备的政治地位。

刘协想要在登基后有合法性且得到大臣支持,也同样必须要承认刘备的政治地位。

宦官?

何进?

袁氏?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新君面前都算个屁啊!

而更让曹操惊骇的是,刘备还将曹操举荐给了董卓!

曹操若是接受董卓的征辟,那今后就与袁绍等人结仇;曹操若是不接受董卓的征辟,那必会受到董卓的怨憎。

见曹操惊骇如此,刘备却是静静的替曹操斟酒:“孟德兄,你难道真的不想当一个治世之能臣吗?跟在袁绍后面为袁绍奔走,你真的甘心吗?现在机会摆在你面前了,你难道不想要把握吗?”

“试想一番,我有雍州兵两千,再加上你这两营西园军,保守估计董卓至少也有两千人。六千人在手,我们一起干票大的!只要配合得好,足以助协皇子登基称帝。”

“这可是从龙之功啊!孟德兄!你,不心动吗?”

曹操越听越是惊骇。

心动?

曹操可太心动了!

谁不想要从龙之功一步登天?

可这代价却是要让曹操放弃之前积累的全部人脉和关系,甚至不惜与袁绍反目成仇!

刘备没有催促,而是静静的品尝美酒。

鱼饵已经扔出去了,就看曹操是选择咬钩还是逃避。

曹操此刻五味繁杂,内心两个小人在不断的争吵。

一个在吵着不要被刘备忽悠要坚定不移的跟着袁绍走,一个在吵着要从龙之功从此一步登天。

良久。

曹操红着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内心的躁动,点出了核心:“从龙之功,却有三个人要分享。三人必有争端,这恐怕不适合吧?”

“错了。是两个人。”刘备伸出两根手指:“董卓算个什么东西?也配享这从龙之功?早晚必除之。”

“天下英雄,唯孟德兄与备耳!这从龙之功,你我同享。”

“我出身寒微,尝尽疾苦,受不了朝堂的蝇营狗苟,此生所愿,乃内安黎庶,外震夷戎胡蛮,让大汉能够万国来朝!”

“孟德兄不同,你虽是阉宦之后,却与夏侯氏和曹氏关系匪浅,你又知朝堂权术,有治世之能臣美誉。若由你执掌朝堂,再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必能扫荡蠹虫,还大汉朗朗乾坤!”

“届时,你御内,我御外,你我联手,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天下又有何人能敌?又有何人敢反?”

刘备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即便曹操强行按捺内心的躁动也难掩心潮澎湃。

就在此时,等候许久的许攸,也来到了曹操面前:“孟德,可还识得故友乎?”

曹操吃了一惊,呼问道:“子远,你怎也在此地?”

许攸笑道:“刘使君要夺从龙之功,我又岂能不来?昔日我在邺城助王芬时,你认为王芬不能成事,故而不愿参与;而今机会就在眼前,奉先帝密诏扶持新君,奉天子以令不服,天下莫敢不从。”

“你我都曾为本初奔走,也应该很明白,我们都可以跟本初同患难,但很难跟本初同富贵。况且,若让本初得了势,以如今袁氏门生遍及天下之势,本初必起王莽之心。”

“可就算本初得了皇位,又能如何?天下群吏,皆是腐败不堪。本初即便上位,天下万民依旧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本初那干大事而惜身的胆色,他敢动天下群吏?”

“更何况,若本初继位,第一个反本初的,就是袁术,届时袁氏内部相争,天下将会更乱。与其如此,倒不如由我等来辅佐新君,安定万民。”

若说刘备的话,是让曹操动了进步之心;那么许攸的话就是让曹操断了退路。

最重要的是:就算曹操不愿同举大事,又能改变什么呢?

若曹操不要这从龙之功,不外乎是天下英雄换成刘备和董卓,而非刘备与曹操。

良久。

曹操脸上的犹疑也退尽,取而代之的是坚毅和狠辣:“何时动手?”

刘备大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且让何进等人相争,待洛阳乱起之时,就是我等从龙之时。我听闻淳于琼也在营中,孟德兄是否需要我等相助。”

曹操摇头:“淳于琼一介莽夫,不足为虑。现在动他,难免会打草惊蛇,待时机到了,某自有手段擒他。”

“好!”刘备再次为曹操斟酒,举樽敬道:“孟德兄好胆气!请!”

一樽酒后,曹操便请辞离去。

看着曹操那变得坚定的步伐,许攸语气凛然:“袁氏势大,需借力御之,故需用二虎竞食之计,也不知道曹操能不能顶得住。”

“无妨。”刘备轻笑一声:“自古关东多豪杰,更何况袁氏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好戏即将开场,我等也该准备了。雍州缺钱粮,不知这从龙之功又能得到多少钱粮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