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刘备四营齐出,关门揍袁术(求追订(2/2)

黄广疑惑道:“张公既有叮嘱,为何不直接写于信中?”

张温瞪眼道:“愚蠢!我若写于信中而你又被其他人抓住,亦或者孙坚有破长安的决心,你又岂能活命?信中就一些简单的日常问候,别无他话。就算你运气不好,也可谎称我为孙坚内应。”

“要不是我身边无人认识孙坚,我还真怕你去了误事。你误事死了不要紧,若让皇叔以为我不肯尽力,今后我宗亲子弟还如何受皇叔所重?”

黄广羞惭低头:“张公维护之心,我感激不尽。”

“行了。速速去办,务必小心!”张温叹了口气,又仔细叮嘱了一番。

另一边。

由于孙坚只抢了武关而不奔袭长安,闻讯的袁术催兵急至,冷着脸抵达武关问罪。

“孙太守,你是没有看明白我的军令吗?”袁术压抑着火气。

若不是孙坚是目前麾下众豪杰中最知兵事也最能打的,且还聚集了三万余众,袁术都想直接砍了孙坚兼并其众了。

袁术最讨厌的就是有人不听号令,这会让袁术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

跟着袁术的张勋也是忿忿不平。

未等孙坚开口,张勋对着黄猗指桑骂槐:“黄猗,这就是你说的比我有胆子的乌程侯?若由我奔袭长安,此刻都生擒刘备了!”

黄猗此刻也是奇怪不已,忙凑近孙坚低声询问:“孙太守,你这是何意?主公本想让张勋去奔袭长安,是我向主公请命让孙太守前往。”

话音刚落,黄猗就有一种背脊发凉的感觉。

正奇怪时,又见孙坚死死的盯着自己,目光森冷而骇人。

“孙太守,你?”

未等黄猗说完,孙坚忽然向袁术抱拳请命:“请袁公斩杀黄猗!”

黄猗惊得跳将起来,怒呼道:“孙坚,你好没道理!是我向主公举荐你,你不知恩图报,反而还想杀我?你知不知羞?”

袁术也被孙坚这话给整得有些懵,眉头不由紧蹙,怀疑的目光在孙坚和黄猗身上来回扫视。

孙坚狠狠道:“黄猗!你要不懂兵法,就别在袁公面前乱献策!你到底是何居心,竟让我八百里奔袭长安?”

“你若有这本事,就教教我,如何以疲兵奔袭八百里山路抵达长安城后,还要保证不被刘备击溃的?”

“你是不是觉得刘备都跟你一样,是个不通军务的蠢货,看到我兵临长安城下就会惊慌失措,弃城而逃?”

“你若想杀我就明说,不用遮遮掩掩!”

黄猗被怼得目瞪口呆,有心想反驳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张勋见黄猗吃瘪,不由心头畅快无比,又见孙坚尽是胆怯之语,更是鄙夷:“刘备在关中妄杀豪强,关中士民若见袁公天兵骤至,必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你办不到是你的问题,不是杨长史谋划的问题。你坏了杨长史的谋划,此刻还大言不惭的推卸责任。袁公用你为先锋,你枉费了袁公的信任。”

孙坚凶恶的眼神再次盯向了杨弘,看得杨弘下意识的后退几步。

杨弘也不傻,方才孙坚发怒的时候杨弘就明白自己的战术脱离了实际。

孙坚军旅多年又熟悉关中地势,若连孙坚都说办不到,那其他人肯定更办不到了。

一想到张勋若是轻兵冒进就有可能被刘备斩杀,杨弘更感冷汗直冒。

幸好!

幸好!

杨弘此刻哪里还敢去怪罪孙坚,忙向孙坚赔罪:“是我考虑不周,并非有意害孙太守。孙太守虽然没去奔袭长安,但却速取了武关,想必也认为此时正是偷袭长安之时。”

“眼下袁公已至,是非对错可以等拿下长安后再议,还请孙太守根据对关中的了解,给袁公说说接下来应该如何部署用兵,如何?”

杨弘也是个人精,在发现形势对自己不利后果断承认了错误,然后又瞬间转移了话题,引到袁术最关心的问题上。

对袁术而言,过程如何并不重要,结果才最重要。

现在去争论谁对谁错显然没任何意义,只要能拿下长安,中间有任何的不愉快都可以商量。

最终这谋划之功还是他杨弘的。

孙坚果然忍住了怒火,转向袁术道:“袁公,并非我不愿奔袭长安,而是我以为只需拿下武关,便可以正兵之势威压长安,无需冒险奔袭。倘若不胜,反而会挫了大军锐气。”

“袁公在鲁阳有三万余众,我自长沙而来也一路聚集了三万余众,即便袁公要分兵在鲁阳虚张声势,此番入关中也能有五万之众。”

“袁公可诈称十万大军,先乱关中人心,而后再以步步为营之计向峣关推进,峣关能破则破,不能破贼绕过峣关攻打蓝田。”

“只要破了蓝田,袁公就可在蓝田与刘备对峙,再分遣说客游说关中的豪族,刘备在关中杀戮过甚,平日里自然是不敢反刘备,若见袁公屯兵蓝田,必会响应袁公。”

“届时,只需正面一战击溃刘备主力,关中便可为袁公所得!”

一席话。

也打消了袁术的疑惑。

不过孙坚抗命之事,也让袁术心头不悦,道:“下次若有想法,可提前告知,莫要等我问罪之时再辩解。此番念你事出有因,我就不追责了,下不为例。”

孙坚欲言又止,心头愤懑不已。

什么叫下不为例?什么叫不追责?

分明是有蠢货想害我?

难道不应该追责黄猗?

就因为黄猗是你女婿?

见气氛不对,杨弘又赶忙缓和气氛道:“主公言之有理。其实这事我也有错,若不是我顾虑不周,也不会让孙太守如此恼恨。孙太守既有良策,我们可依计而行。不如请孙太守为先锋攻打峣关如何?”

孙坚也不想在这留着受气,遂向袁术请命。

然而未等袁术回应,张勋就抢断道:“孙太守方才之策,我亦能献。奇袭不成只能用正兵之势,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怎么就成孙太守的功劳了?”

“既然孙太守这先锋顾虑太多,这攻打峣关的先锋也应该让给我了。免得孙太守又因为怯战而误了袁公大事。袁公,末将请为先锋。”

这张勋,话怎么这么多?

杨弘连连给张勋打眼神,张勋却故意装没看见,一心要抢这先锋。

“你要抢,给你便是。”孙坚直接退后不争,只是看向张勋的眼神犹如看死人一般。

被孙坚这般藐视,张勋更怒,转而再请:“袁公,我愿立军令状,如误袁公大事,请斩我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