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获全胜,刘备追袁三百里(求追订(2/2)
会对了意的杨弘,亦是嘴角勾起:“主公放心,属下必会认真挑选。”
关中干寒,袁术又行军半日,只感口干舌燥,遂命亲随去兑蜜水。
养尊处优的四世三公贵胄,即便是行军打仗也会配备专门的厨子和独有的蜂蜜。
然而令袁术更生烦躁的是,亲随却说没蜂蜜了不能兑蜜水了。
“匹夫,怎敢欺我?”袁术一鞭子抽向亲随。
这次入关,袁术让随从带了十罐特制蜂蜜,即便天天喝蜜水也能喝上三个月。
如今入关还没一个月,亲随却说没蜜水了,这让袁术如何不怒?
亲随忙跪地求饶:“主公饶命,绕峣关时,背蜜罐的摔下山了。”
“叉出去,砍了!”袁术语气冰冷,丝毫没有为摔下山的军士而叹息,只恨为什么摔下去之前不先将蜜罐扔给旁人。
而对眼前狡辩的亲随,袁术也同样不想再看到,袁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没能喝上蜜水,袁术刚刚好点的心情又变得糟糕,只能随便喝点水凑合。
就在伙夫造饭不久,一个坏消息又接踵而至,却是后军押送粮草的刘勋派人求援,声称孙坚反了。
骤闻此讯,袁术又惊又疑:“孙坚反了?孙坚敢反?”
张勋一听,顿时炸了:“果然如我猜测,孙坚此人,残暴无义。”
“让他奔袭长安,他在武关延误时机;让他攻打峣关,他在峣关怠慢军机;让他断后阻敌,他直接叛变反投刘备。”
“主公,请许我调集兵马,我定要将孙坚生擒,献于主公马下!”
自黄猗举荐孙坚奔袭武关后,张勋就对孙坚心存恨意;在武关时又被孙坚抢了攻打峣关的先锋印,张勋对孙坚的恨意更深。
好不容易抢到了绕道峣关背后奇袭峣关的任务,却中了关羽伏兵,再次加深了张勋对孙坚的恨意。
虽然孙坚没有抢功,但张勋笃定是孙坚在峣关前方怠战才导致关羽有余力在后方提防奇袭。
此番听到孙坚反了的消息,张勋更是恨意难忍,誓要将孙坚生擒!
袁术脸色再次变得阴沉,一面让张勋调兵去增援刘勋,一面让亲随备马准备跑路。
怒归怒,袁术也很清楚张勋不是孙坚对手,此刻也只能先让张勋和刘勋在后面拖延时间。
杨弘、黄猗等人也慌忙寻来战马。
主公袁术都要跑路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袁术的判断没错,张勋所部兵马与孙坚交锋,近乎于一触即溃。
就连张勋的武器都不知道掉何处了,吓得张勋只管策马急逃,至于身后的部众会如何,压根不在张勋考虑反问。
“一群乌合之众!”
接连击败刘勋和张勋,孙坚对袁氏势力的惧意也弱了几分。
若是依附袁术的袁氏门生故吏多为这般不堪者,那也的确如刘备所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过一冢中枯骨。”
后方。
随着两个时辰逐渐过去,刘备也在峣关整装待发。
“大哥,追杀袁术就交给某和四弟吧,大哥和典韦留在峣关静待消息即可。”见刘备也要追击袁术,关羽连忙急劝。
虽说孙坚被策反,但袁术毕竟还有数万兵马,明枪易躲,流矢难防。
自古以来,运气差而被流矢射中的大有人在,关羽不愿刘备去冒这个险。
“我为皇叔,我若不上,又何以服众?不必多言!”刘备直接拒绝了关羽的好意。
虽然关羽是在担心刘备的安危,但刘备更清楚的是:乱世之中想要破而后立,就只有马背皇帝才能威服四方,震慑文武。
为什么刘秀和李世民为什么不跟刘邦朱元璋一样杀功臣,不怕功高盖主吗?
原因很简单:不管云台二十八将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没人比刘秀和李世民更能打的。
刘秀昆阳大战,两万人吊打王莽四十二万;李世民虎牢关之战,三千五百骑吊打王世充窦建德十万。
再加上,刘秀打昆阳大战的时候才二十九,李世民打虎牢关之战的时候才二十五。
都是年轻的时候就威震天下,功臣大部分都是跟着刘秀李世民才混起来的。
等刘秀李世民老了,功臣也老了,年轻一辈谁敢捋刘秀李世民的虎须?
而今。
刘备虽然名扬天下,但天下人多有认为刘备是靠矫诏等奸诈手段才当上皇叔。
就连袁术在断定打不过黄琬又攻不破洛阳后,也选择了在大冬天奇袭长安。
虽然有袁术战略战术水平差的原因在,但更大的原因在于:自袁术及其以下,绝大部分都认为刘备不堪一击,就算冒险也能赢。
袁术及其势力对刘备的小觑,才是刘备坚决要亲自上阵的主要原因。
刘备能忍受袁术在蓝田城下的恶语,是因为几句恶语影响不了刘备的威望。
刘备不能忍受袁术在大冬天奇袭长安,是因为袁术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刘备的威望。
这不仅会让南阳士民认为刘备没能力让关中安定而不愿迁入关中,还会让袁氏势力认为关中是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就连刘表、刘岱、曹操、盖勋也有可能会怀疑刘备是否还值得合作,继而让制袁同盟形同虚设。
故而这一战,刘备不仅要亲自上阵,还要让袁术闻刘备之名闻风丧胆。
以四世三公袁氏贵胄为踏脚石,也更能够让天下人对刘备有新的评价。
随着刘备一声令下,八百骑兵跟随刘备在前,关羽赵云典韦三将则各引步骑在后。
自峣关到武关,虽然地形狭窄道路多阻,不适合大规模骑兵通行也不适合骑兵冲杀,但刘备现在也不需要冲杀,只需要抢夺袁术的粮草辎重,将袁术一步一步撵出关中。
等将袁术撵到了南阳,到了骑兵容易施展的地形,才是刘备的猎杀时刻。
刘备也要让南阳士民亲眼看到,谁才是能在乱世中安定万民之人。
而随着孙坚和刘备相继加入战场,袁术及麾下将校越打越惊慌,只能走走停停的撤退。
等一路仓皇逃至武关后,袁术愕然发现跟在身后的残兵败将竟不足千人!
剩下的兵马大部分都困在了关内!
看着士气低迷的众人,袁术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大耳贼,我誓杀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