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刘备逞威,袁术竟割须弃袍(求追订(2/2)

奔逃十余里后,见后方刘备没再追来,袁术一脸萎靡的坐在马背上,右手颤抖的抚摸断髯。

心头不断的哀嚎和愤怒:我的美髯!大耳贼!来日必杀汝啊!

“以刘备之力,有多次机会都能追上主公,偏偏每次都点到即止。恐怕是故意如此。”

黄猗小心翼翼的看着袁术的脸色。

从峣关到武关时,黄猗就觉察到不对劲了。

今日刘备追袁术时,那支射向袁术的箭让黄猗更坚信心中猜测。

那个距离,就算不善射箭的黄猗都能射中袁术,结果就恰巧从袁术身侧掠过。

还有追得最前方的骑兵,仿佛就专门盯着袁术似的。

袁术一脱红袍,就说袁术有长髯,袁术刚割了长髯,就说袁术是短髯。

等过了均水木桥后,又直接不追了。

又没断木桥,难道还会害怕木桥忽然断裂?

若不是故意为之,黄猗绝对不信。

黄猗一开口,杨弘也有同样的感觉,附和哼声道:“刘备恐怕是故意戏弄主公,想让主公在南阳威名扫地。真是歹毒!”

袁术心头烦躁,沙哑着声音:“我不想听这个,可有良策让刘备不敢来追?”

黄猗低着头不言语,若有良策他早就说了。

杨弘想了想,道:“主公不如分派斥候去鲁阳调桥蕤,刘备追了我等许久,即便人力不乏马力也应该乏了。若见桥蕤引兵来援,必不敢再追!”

袁术扭头看向黄猗:“你,速速去鲁阳。”

黄猗也是累得不行,有心想要拒绝又被袁术的冰冷目光瞪回,只能应声道:“主公放心,我必会将援兵带至。”

艰难的熬过一夜后,翌日一早,袁术害怕刘备再追,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由杨弘引了百骑直接去宛城。

袁术则引了十余骑往南绕路去穰城,然后再走穰城绕回宛城。

身边跟的人越少,袁术的目标也就越小。

兼之有杨弘当诱饵,袁术也的确没再被刘备的骑兵追上,顺利的抵达了穰城外。

就在袁术以为可以顺利进入穰城休整时,城头却忽然亮起了“刘”字旗号。

正是听闻袁术兵败消息的许攸,自阴县出发,连夜带着张咨、黄忠夺取了穰城。

本打算再去攻打宛城的,结果却遇上袁术在城下叫门,让许攸大感意外。

“哟,这不是汝南袁公路吗?可还识得南阳许子远乎?”许攸居高临下的眺望狼狈的袁术,语气中满是戏谑之意。

袁术见是许攸,心头微微松了口气,强颜笑容,呼道:“许攸,你与我袁氏也颇有渊源。若你肯助我,我必让你享尽富贵。”

“哈哈哈——”许攸大笑:“袁术,你不过是一介反贼,如今又兵败至此,还有什么富贵可以给我?”

袁术心头大怒,有心想要呵斥许攸,又受穷于局势,只能再次堆起笑容:“胜败乃兵家常事,袁氏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我想要许你富贵,又有何难?可速速打开城门,入城后我与你细谈。”

许攸语气更是戏谑:“袁术,忘了告诉你,我如今的身份乃是雍州参军。我敢打开城门,可你敢进城吗?”

袁术脸色大变:“你不是为袁绍奔走吗?何时成了雍州参军?”

“这事说来话长,你也肯定没闲情听。”许攸扫了一眼袁术及其身后十余人坐骑,道:“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我派兵将你生擒;第二,将战马留下,你就可以离开了。”

袁术眯着眼:“你既然为刘备效力,为何不直接生擒我向刘备请功?莫非你是故意效力刘备,实际上是奉袁绍之命假装效命刘备?”

“袁术啊,你可真能猜啊,这等拙劣的离间计就不要用了。”许攸大笑:“一开始我是准备擒你,这兵马大将我都挑好了。我身后之人,能开二石之弓,百发百中,不论擒你杀你,都易如反掌。”

“可我又得到消息,说‘袁术割须弃袍,惶惶而奔’,一听这消息,我就明白皇叔之意了。既然皇叔没想要擒你杀你,我若擒你杀你也立不了功。”

“可我既然来了,也不能什么好处都捞不着,留下战马,便可离去;若不肯听我讲道理,那我也只能硬抢了。”

袁术气得双手颤抖不已。

“许攸!”

“哎,听着呢。”

“.”

看着缓缓打开的城门,以及被许攸呼为“能开二石之弓,百发百中”的黄忠策马持弓出城,一副不给就硬抢的模样。

袁术选择了认怂。

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能留下性命,受点儿委屈又算什么?

看着弃马奔走的袁术等人,城头再次响起嘲笑声。

“许参军,真要放走袁术啊。”张咨感到难以理解,除恶务尽,又何必留下袁术?

许攸敛容而道:“刘皇叔要擒袁术,易如反掌。然而袁氏底蕴深厚,不会因为袁术败一场就溃散,反而会因为袁术之死,而让袁氏百年积累尽归袁绍。”

“若留下袁术,便可让荆、豫、扬、徐之地的袁氏门生故吏受袁术号令,而不会让袁绍一人独大。兵法有云,分其势而击之。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南阳聚兵,原本也只是想将袁术驱逐而非擒杀,没想到我还没动手,刘皇叔就将袁术杀得割须弃袍,仅剩十余骑惶惶而逃。”

许攸的语气中多了几分自豪,又向张咨抛出招揽之意:“刘皇叔最重人才,张从事若有意,可随我同入关中。”

张咨心有向往之意,很快又摇了摇头:“我如今已是荆州从事,刘荆州既未负我,我又岂能背弃而去?若如此,即便我去了关中,也会受人小觑。”

见张咨不愿,许攸又道:“人各有志,我也不多劝。而今刘皇叔与刘荆州有歃血同盟之谊,希望今后能与张从事常有往来。”

“我亦有此意。”张咨忙应道,该人情世故的时候还是得人情世故,不能真就拒人于千里之外。

就如许攸所言,刘备和刘表有歃血之盟,现在是盟友,即便各为其主也是能走动的。

随后,许攸又对登上城楼的黄忠道:“黄校尉,如今刘皇叔击破了袁术,我也要返回关中复命了。可与我先往阴县接黄叙和魏延,再同往武关寻刘皇叔。”

原本黄忠是要将黄叙和魏延送往宜城的,因刘表忙于铲除宗贼,黄忠担心二人生出意外,在许攸提议又将二人带去了阴县。

虽然投了刘备,但黄忠还没见过刘备,此番也没能立下大功。

黄忠不由有些忐忑:“许参军,而今我寸功未立,这般去见刘皇叔,会不会.”

许攸看出了黄忠的窘迫,笑而安抚:“黄校尉无需忧虑,刘皇叔极重猛士,且黄校尉又是刘皇叔昔日想要征辟之人,刘皇叔又岂会因黄校尉未立功劳而小觑?”

闻言,黄忠暗暗松了口气,辞别张咨后,遂与许攸往阴县而去。

看着离去的黄忠和许攸,张咨亦不由长叹感慨:“没想到,袁术竟然会惨败如斯,刘皇叔骁勇善战,名不虚传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