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报道和热议!正确的?凭什么正确!(2/2)

《一亿转让费:stn-01确定是常温超导材料!》

《中国材料联合北方材料一起拿下stn-01!》

《江州大学确认,stn-01研究,张明浩是绝对核心!》

《重大转让签约,世界第一个常温超导材料进入工业制造!》

《stn-01:一亿转让费,网络谣言不攻自破!》

《江州大学建校以来最大……》

一个个重大的标题,一个个重大的报道。

网络舆论迅速转向。

之前还有不少自媒体人,借着常温超导的舆论热度否定stn-01。

他们拿出了各种理由。

包括不限于‘常温超导材料距离人类还很遥远’、‘超材料烯族和超导无关’、‘没有后续消息佐证材料验证失败’,等等。

在‘一亿转让费’面前,所有的否定都显得苍白无力。

那可是一亿转让费,一个小目标啊!

当一个新材料的技术转让费高到一个亿,足以说明材料拥有非凡的特性。

stn-01,很显然就是常温近乎超导的特性。

在常温近乎超导的特性面前,制造成本高、技术进步空间小之类的,都根本算不上缺点,因为能实现常温超导就很了不起。

在大量新闻报道下,公众舆论迅速转为各种歌功颂德。

对于国内的材料圈子来说,该知道消息的早就已经知道了,不少从事材料研究的学者,都希望能够得到一点stn-01来进行研究。

stn-01,拥有常温近乎超导的特性,还是一种二维单原子层堆迭的材料。

这种材料对于科研人员的吸引力太大了。

在舆论的热潮下,很多科研机构都在谈stn-01,也包括东港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

有两个研究员就站在走廊里,兴奋的谈着网上的消息,“stn-01,超级烯材料!”

“我听说东港电子信息大学的崔济团队已经拿到了材料样本……”

“好多人都去看了,我也打算去看看……”

他们说着忽然停住了,走廊对面,有个身影正低着头走过。

正是杨学文。

平日里,他们肯定会打个招呼,对方是实验室里的杨主任,还是东港大学的副校长。

现在则是互相看了一眼,撇撇嘴就直接进了办公室。

杨学文低头走过,一言不发。

他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网上的新闻出现以后,周边到处都是谈论的声音。

不仅实验室,学校里也一样。

在东港大学范围内,很多人说起张明浩就能想到他,就好像两人捆绑在一起。

stn-01,一种常温近乎超导的材料。

这样的材料,研究成果上来说,都不比发现zxz现象差了。

张明浩的学术研究成果越高,他个人的处境就会越差。

国内有过类似的例子。

有一家大学以‘学术不达标’为由开除了工作十年的外籍院长,并换上了疑似关系户的人,后来那名外籍院长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件事情已经被记录在案。

当对方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后,那所大学甚至连一句恭喜都不敢说,生怕事情被翻出来引起一系列连锁事件。

事情已经发生,也成为了那所大学的黑料。

现在的情况更加严重,东港大学清退的博士生可不是外国人,清退的理由还是一项和‘新物理现象’相关的实验。

是一次有重大发现的实验……

不对啊!

杨学文猛的反应过来,“怎么就正确了?凭什么就正确了?”

“我们做了这么多次实验,国外也有很多团队做了更多次的实验,但最终什么都没有发现,什么都没有做出来。”

“zxz现象存在,不代表他在东港大学做的实验就是对的。”

“也许只是凑巧,比如,外面刮了一阵风,他觉得是实验导致的,还记录发表了出来。”

“后来也只是凑巧发现了zxz现象,很多时候,新物理现象的发现都是凑巧!”

杨学文想着都变得精神了很多。

他去了二楼办公室。

在找到老师安伯驹以后,杨学文认真说道,“安老师,我要去一趟芝加哥,和他们的研究团队谈一谈。”

“哦?”

安伯驹盯着杨学文,仔细想了想,点头道,“去一趟也好。交流一下实验,看看他们的进展也许对你的研究有用。”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

他觉得杨学文是要出国躲一下,因为实验室和学校的舆论环境不怎么好。

躲一下也好!

等过了这一阵,新闻舆论的热度低一些,情况就好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