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张明浩,不一样!吹牛啊,又不用交(2/2)

张明浩和孙雯一起站坐在王博的正对面。

当王博提出问题以后,会议室的人顿时都看见了张明浩,就连孙雯也一样,因为也只有张明浩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张明浩笑道,“王主任,你这个问题就外行了。”

其他人顿时一愣。

张明浩继续道,“其实我们造出来的已经是超材料了,很标准的光学超材料。”

他左右看了看,解释道,“王主任,你们不做这种研究可能不太明白超材料具体是什么。”

“超材料,在定义上,可以认为是一些材料拥有极为特殊的物理特性,这些特性在常规材料是找不到的。”

“我们所制造的隐形球,材料颗粒组合排列拥有固定的折射率,组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控制散射和折射,很明显,这些都是常规材料不具备的,正因为如此,新型隐形球才会基本看不到。”

“而我们的研究依托的是颗粒性材料组合的设计。”

“超材料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和制造,我们已经完成了设计以及基本制造。”

他说完朝着王志刚点了下头,才继续道,“如果是像你们理解的超材料,也就是让材料变得很薄,并直接拥有这些特性,你们可以咨询一下王志刚教授。”

“王教授研究超材料薄膜编译技术,也许能以我们的设计为基础,编译制造出专门的超材料……”

会议室的人,顿时都看见了王志刚。

王志刚跟着王博一起来的。

作为‘甲方’成员中的学者代表,他也想在张明浩的回答中找找问题,但涉及到自己的专业,他也只能点头道,“我不懂新型隐形球,但如果依旧是颗粒性材料搭配的组合,确实可以用超材料编译技术制造出薄膜性的材料。”

“如果迭加几层,甚至还能增强效果。”

“不过,这会是一项研究,只是理论上可以实现,不是短时间能做出来的。”

其他人顿时讨论起来。

都说超材料、超材料,到底是什么超材料?

张明浩的解释,再加上王志刚的肯定,他们对超材料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王博点头认可了回答。

另一个官员立刻问道,“你们的新型隐形球确实很不错,评价都很高,但没什么实用价值。”

“你们的目标是制造视觉隐形涂层,而我们更看重红外辐射控制技术……”

张明浩立刻回道,“两者听起来不同,但原理上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

会议室里的商谈一直没有停,好几个开口提问,张明浩都是有条不紊的回答,场面上颇有些舌战群儒之感。

谭延明和王庆新坐在一侧,静静地看着。

王庆新带着感叹小声道,“张明浩才二十多岁,应付这种场面都得心应手,对方问什么都能接上来。”

“看看,别人都根本插不上话,把对方说的只能点头。”

“这口舌能力……”

“什么口舌能力。”谭延明纠正道,“这叫自信!”

“他是对研究有信心,说起话来自然是有底气,什么都不怕。谁能有这种成果,有他的本事,都能有自信。”

王庆新想想也对。

新型隐形球,根本是完全看不到啊,绝对是最顶尖的科技产品。

张明浩能设计研究出来,对方说什么还能问住他?

会议的问答持续了一段时间。

王博发现问什么都难不住张明浩,准备的问题一个都没有用,心里不由得产生一种挫败感。

他们不是要为难人,而是想找找问题,后续谈项目经费就有了‘砍价’空间。

不然对方狮子大开口,难道就直接答应下来?

甲方也太惨了。

王博深吸一口气,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预计多久能达到目标?也就是设计制造出隐形涂层材料?”

“如果不限制经费使用,一直能进行实验,一年!”

张明浩认真道,“一年,就足够我们完成设计,但要说制造出薄膜涂层材料,就要找科电所了,我们没有这项技术。”

“嘶——”

其他人听着倒吸一口凉气。

张明浩后面的话并不意外,超材料编译技术只有科电所才有,他们不可能从无到有的去研发相关技术。

他们的研究只是完成超材料的设计。

但也足够了。

“一年?”

王博听的都有点懵,对方说一年就能完成,相信还是不相信?

相信,拿钱!

不相信,怎么反驳呢?

王博和张明浩对视着,他觉得自己是完败,因为他心里都有点儿相信了。

这还怎么谈经费?

他干脆直接开口问道,“我们也不要求一年,两年就可以,你们需要多少经费?”

所有人顿时都看向了张明浩。

张明浩比了两根手指,都不用开口就知道是多少了,“两千万,一年或两年都可以,只要不限制经费使用,”

“我们需要大量的实验,要积累足够多的数据……”

……

王博败了,彻底败了。

虽然最后谈经费稍稍搬回一城,艰难的砍下了两百万,但一千八百万的经费也远超预料。

这不是钱的问题。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财政部门拨款,并不需要他们直接掏经费,但谈下的经费和最终研发成果也和工作业绩挂钩的。

如果项目非常顺利,两年之内,就能实现研发目标,项目带来的业绩就很好。

否则,一千八百万打了水漂,业绩当然是差评。

省科技厅也是一样,批下去的技术研发项目成果转化多,业绩自然就非常好。

反之,批出去一大堆技术研发项目,成果转化根本看不到,也谈不上业绩了。

王博是带着挫败走出光学研究所的。

宋凯峰倒是满脸喜悦,他注意到王博的神色,顿时凑近了说道,“王主任,你也不用这样。”

“你看看我,完全不在乎,这个项目和我们省科技厅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王博扭头看向宋凯峰。

宋凯峰继续道,“不用担心经费问题,别说是一千多万,即便是三千万、四千万,这个材料能做出来,是不是值了?”

“那确实。”王博点头道,“这种材料,一个亿也值了,但就是怕……”

“张明浩,不一样!”

宋凯峰拍着胸脯说道,“我和张明浩太熟悉了,他真是超级天才,在研究上不断创造奇迹。”

“一句话来形容吧,说到做到!”

“把心放肚子里,一点问题都不会有,你们就等着项目上的喜报吧!”

王博听着稍稍安心。

他上了车,和团队的其他人一起离开了。

宋凯峰送走了王博,又悄悄的返回了光学研究所,他想和张明浩、谭延明等人再说一下项目问题。

正当走进一楼办公室,就听孙雯不确定的问了一声,“我们真能在一年之内,就研究出视觉隐形涂层材料吗?”

宋凯峰顿时停住脚步,把耳朵凑了过去,然后就听到张明浩的声音,“吹牛啊!”

“吹牛又不上税!这也没写进合同里,说研究不出来让我们赔偿!”

“做研究哪有百分百?你看别的团队申请项目都要先吹个牛,说的好听点,就是谈一下研发前景,做个ppt,讲的和真的一眼,但大多到最后都是草草结束。”

“如果不吹的大一点,他们能轻易松口给到一千八百万吗?”

孙雯听着大为震撼,马上给予鼎力支持,“原来是这样!”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反正先把经费要到手,有了这么一大笔经费,实验还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门外。

宋凯峰用力抓着心脏,感觉有点儿呼吸不上来。

他忽然比王博还要担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