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十万倍爆发效率,100电光转化!求解(2/2)

其他获奖的人也是同样的做法。

一整排,二十个人,每个人端着一个奖状朝台下展示。

灯光闪耀。

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刻,会场也响起了轰鸣般的掌声。

……

颁奖仪式结束。

会议进入到大会报告阶段,之后就可以离开去各个报告厅了。

会议安排了一百多场报告会,每一场报告会持续时间不同。

有些报告会能持续两天,有些小方向则只有两个小时,区别主要在于研究报告的场次。

朱炳坤、薛坤去了电磁超材料报告厅,电磁超材料就属于大方向。

报告厅的面积大,安排的报告场次也不多。

陈帅去了‘电磁超材料的数值建模分析与优化’报告会。

这属于计算物理的方向。

张明浩左看右看,干脆也和陈帅一起过去了。

比起电磁超材料大方向,他确实更想听听有关超材料数学建模、分析和优化的研究。

上午没剩多少时间,听了两场报告也就结束了。

四人组重新在大厅集合。

薛坤说起了听到的报告,对张明浩道,“你应该和我们一起过去,上午是崔济的报告。”

“崔济教授,我还真没注意?”张明浩顿时有些好奇。

薛坤解释道,“崔济的团队研究出一种超材料表层可变性编译技术。”

“不是理论设计,而是技术,实现电控和磁控重构超材料表面,通过可调材料二氧化钒实现……”

他解释了一大堆。

有些专业术语很难懂,但张明浩大致听明白了。

崔济的研究是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超材料表面的某种重构控制。

虽然技术还非常简陋,也没什么应用价值,但向前一小步也是值得赞叹的技术突破。

他们说着也坐在了沙发上,就听旁边的人在谈‘固体激光发生器’技术。

其中还有昨天见过、认识的学者,他们正说着方永生团队的包研究,他支起耳朵,跟着听了几句。

“报告里说出了一种‘奇异色点方程’,以‘奇异色点方程’的独立解集区间,建立了一个特殊介电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理论框架,让微小奇异点在纳米尺度上形成电光转化场……”

“如果可以进行纳米级的编译,就能制造出转化率为100%的固体激光器。”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固体激光器的能量爆发效率比常规高上十万倍以上……”

如果换上一个场合,上述言论一定会被人认为是疯了,或者是吹牛不上税。

但超材料的会议上,有很多性能夸张的设计研究。

超材料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设计,一种是制造,说‘超材料的人才不多’,主要是在制造方面。

设计上,人才很多。

前来参会的学者中,九成以上都是做超材料设计研究,主要因为制造难度太高,也需要非常苛刻的科研环境。

超材料设计,对于研发环境的要求就不高了。

方永生团队做的设计也很夸张,说是能制造出电光转化效率达到100%的固体激光器。

这个概念类比超导都要夸张。

固体激光器的价格相对高一些,但性能优越,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输出功率大’等特点,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常用的固体激光器,光电转化效率在10%到30%之间。

100%电光转化效率,本就是有些‘玄幻’色彩。再迭加十万倍以上的能量爆发效率,就连军事上都可以用了。

超材料本就是违背常规物理的材料研究,设计上带有未来科幻色彩也是正常的。

绝大部分设计,都无法投入到研究制造。

方永生的研究就是如此。

纳米级的材料编译,短时间当然是做不到的,技术还远达不到这种标准。

……

中午去餐厅吃个饭,再回酒店房间短暂休息一阵。

张明浩打开了电脑,登入会议网站找到报告列表,上面可以下载已经做完的报告。

网站设计的很有意思,点开一份报告后,就像打开一个帖子一样还能进行留言。

方永生的报告下方已经有了几条留言——

“这个研究太新奇了!”

“奇异色点方程非常有创新性,独立解集区间能计算控制奇异点,并形成独立的电光转化场。”

“这肯定是今年会议里最好的研究……”

几条评论都是赞扬。

张明浩也带着好奇,把报告下载到了电脑上查看。

薛坤和他住一个标间,走过来看了下报告内容,顿时哭笑不得的说道,“你不会是想找方永生院士研究上的问题吧?”

“我只是好奇看看。”张明浩立刻摇头否认,他确实只是想看一下。

“你找到问题也没意义,这些设计研究总会有一点小问题,但不影响整体。”

薛坤道,“只是设计,可以认为是以现有物理对未来超材料研究的畅想。一旦技术达到标准,即便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技术上也能解决。”

张明浩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确实只是想看一下。

方永生是光学材料的顶级专家,他的团队研究出的是超材料设计,还是值得一看的,也许会隐形球的研究有帮助。

张明浩看起了报告,报告内容有些复杂的,短时间想全部理解并不容易,但大致还是看明白了。

像是大厅里学者的评价,‘奇异色点方程’是个创新,所对应的独立解集区间,能建立一个特殊介电体系的微小奇异点构造。

奇异色点方程,说是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组。

其中每一个未知数,对应着特定的物理含义,方程组对应独立解集区间,也就形成了‘一个点上的物理场’。

这是一种超材料的构造。

当超材料的每一个编译点都能形成同样的物理场,材料本身当然会具有非凡的特性。

100%电光转化率、十万倍以上能量爆发强度,都可以实现。

“奇异色点方程,有意思……”

张明浩来了兴趣,他仔细思考起来,“如果对这个方程进行改造,让其所对应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块区域,也就不需要纳米级的编译技术了?”

他再看向独立解集区间,试着代入验算一下,发现也没什么问题,就连边缘的计算都很准确。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方程组,不只有一个独立解集区间吧?”

问题出来,答案已经有了。

张明浩马上开始了计算,在《正确感知》和《关联感知》的辅助下,方程、方程组的求解对他来说并不难。

哪怕再复杂的方程组,最差也可以用‘猜数值区间’的方法来找解集。

大概用了二十分钟,他就找到了另一个独立解集区间。

“第二个了,应该还有第三个、第四个。”

“研究这个没什么意义,还是应该想怎么改造方程,把点变成区域……”

张明浩摇摇头,决定不再浪费时间。

他正想关闭电脑,又觉得所做的求解不能浪费,干脆就把找到的独立解集区间贴到了网站上报告下载界面的评论区。

顺便,附带写了几句留言,“方永生院士,你好,我是张明浩。

你们的设计中所塑造的‘奇异色点方程’非常有创新性,我仔细研究了很长时间,发现还存在另外一组独立解集区间。

仔细想想,可能还有第三组、第四组……

这一组奉上,希望能帮助你们完善100%电光转化率固定激光器的设计。”

在发了个评论以后,他关了电脑,心情都变得很不错,看了个报告有了新想法,还顺带帮着求出一组新解集。

在研究上,能帮到别人也很快乐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