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歪哥的歪招(1/2)
田增崎说出了他的办法,求助他在清华的博士生导师和一个大牛软体师兄。
江湖海颇为意外,他没有立刻表態,而是在脑中,把所有熟悉的研发专家专家过了一遍后,做出了决定。
他不再犹豫,而是快速的布置起了这个想法的行动方案:“目前看,只能引入外援,放手一搏。我来整理现有架构的思路和缺陷。小田,你立刻联繫清华老师。铁铭,你立刻整理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和诉求。德全,你帮我和小田订最近去京城的往返机票。”
这就是江湖海,一旦拿了主意,绝不拖泥带水。
其余三人见江湖海態度坚决,心中多了信心,隨即分头行动。
临行前,江湖海叮嘱:“去京城的事,仅限於我们四人知道,对外保密。”
深夜一点钟,江湖海、田增崎抵达清华园招待所。
两人几乎同时感嘆:“今晚又得通宵了。”
他们都明白,即使请到了顶级的专家,若不將需求和问题讲清,有能力的人也无从下手。
於是,他们在招待所內,接通了远在兰州的钟铁铭的电话。
三人苦熬通宵,反覆推敲,力求报告简洁、清晰,一针见血地把问题和需求讲清楚。终於,在天亮时,完成了最简洁、清晰、直指核心的需求报告。
早上八点半,清华园软体工程楼。江湖海、田增崎见到了万智宇教授和算法博士戴逸凡。
万教授见到得意门生田增崎很高兴。田增崎介绍江湖海后,进一步说明来意。时间紧迫,没有多余寒暄。江湖海用20分钟,清晰地展示了需求报告。
万教授听完,点头讚许:“不愧是瑋迅公司的人才,很久没见过思路如此清晰的报告了。”
江湖海没有谦虚:“我相信求助两位专家是绝处逢生的正確决定。今天需要辛苦万教授、戴博士帮我们解决燃眉之急。”
接下来的六个多小时,让江湖海大开眼界。
两位专家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开阔的思路,让他觉得自己这几年被困在固有思维的舒適区里太久了。他们深度提问,反覆推演。
当优化后的系统架构设计最终完成后,四人仔细推敲,確认无误。江湖海诚恳地感谢了两位专家后,立刻又踏上了返回兰州的旅程。
深夜抵达兰州,钟铁铭对最新方案进行分析后,皱眉道:“按三天三夜做好准备”。
江湖海和田增崎对视一眼后,给出了回应和问题:“我和小田辅助你进行交叉验证检查纠错,时间能再压缩一点吗?”
钟铁铭苦笑一声:“我已经把你们俩考虑进来了。”
江湖海拍拍钟铁铭苦笑一声:“不愧是瑋迅纳达尔,既然这样,咱们今天晚上好好睡一觉,明天开擼!”
十分钟后,三人在各自房间已经鼾声四起。
第二天一早,三人神清气爽的来到机房。蒋德全已经早早到了,见三人来后,赶紧说道:“江哥,接下来的几天,做不了调测工作,我就给你们做好后勤保障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