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炮开兮轰他娘!(2/2)

“殿下无需等蒙古的炮。”

徐牧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从怀中取出一捲图纸,铺在案上:“臣近来翻遍了太祖高皇帝时期的军器监档案,又查了前宋《武经总要》里记载的火炮铸造之法,琢磨出一种新型火炮——臣给它起名叫“靖难炮”。”

朱棣与姚广孝同时凑到案前,目光落在图纸上。只见图纸上画著一门粗短的火炮,炮身比旧炮更厚,炮口处多了一道弧形的“准星槽”,炮尾还加了一个“可拆卸的药室”。

“这炮与旧炮相比,有何优势?”朱棣指著图纸,语气中满是兴致。

徐牧指著图纸一一解释:“回殿下,这『靖难炮』有三绝。第一绝是炮身加厚,用的是『灌钢法』铸造——臣从旧档案里查到,太祖时期军器监曾用此法造过刀,如今臣將其改良用於造炮,炮身能承受更大的火药推力,射程比旧炮能远出三成!”

“第二绝是炮口的准星槽,前宋的炮只靠经验瞄准,臣加了这准星槽,再配上个简单的『望山』,炮手瞄准能更准,对付密集的步兵阵,杀伤力能提一倍!”

“第三绝是可拆卸的药室——旧炮装火药需从炮口填,费时费力,这药室能提前装好火药,打完一炮直接换药室,射速能快两倍,对付骑兵突袭正好用!”

姚广孝看著图纸,眼中闪过惊嘆:“徐同知此炮,看似只是改良,实则是把前朝与本朝的造炮之法融在了一起,既承了太祖军器之精,又取了前宋战法之巧,若能造出,定能成为咱们起兵的利器!”

“重量怎么样?”朱棣好奇的询问道:“运输可是方便?”

徐牧道:“一共是两种炮,一个是破阵炮,重量重 28斤,单人可扛、骑兵马匹可拖拽,撕开步兵方阵,为骑兵衝锋打开缺口,炮弹有两种,一种是铅制霰弹,內装 12-15枚铅弹,霰弹有效射程 80步可以覆盖步兵方阵纵,另外就是铅制独头弹,独头弹有效射程 120步专门针对敌方轻甲目標!”

朱棣眼睛大亮:“还有一种炮?”

徐牧点点头:“正是,乃是摧锋炮,意为摧毁敌方攻城锋芒,入衝车、云梯,又或者是城防工事,可以攻防两用,重 450斤,需 2-4人用马车拖拽,炮弹也是分两种,第一种是铸铁开弹,內装白火药+碎铁片,外置硫磺麻线引信,开弹有效射程 250-300步,可以覆盖南军攻城器械集结区,另外备用大型石弹,可以直接取自北平周边青石,低成本用於砸击城墙,有效射程 200-250步,专门针对城墙薄弱处。”

“攻防一体!”

朱棣的手重重拍在图纸上,语气激动:“好!好一个『靖难炮』!有了这炮,咱们即便没有蒙古的炮,也能与朝廷大军抗衡!徐牧,造炮之事,孤就交给你了!需要多少铁匠、多少铁料,你儘管开口,孤让张玉全力配合你!”

“臣定不辱使命!”

徐牧躬身应道:“臣已联繫好北平最有名的三位铁匠,他们都是太祖时期军器监的工匠后人,造炮手艺顶尖。只需殿下能凑齐足够的生铁与煤炭,臣保证,一个月內,就能造出大量的『靖难炮』,供殿下的护卫操练!”

顿了顿,徐牧继续道:“主要还是白,这个东西比较难,需要进购甘蔗,不过,这倒也是好办,只说世子爱甜食,多多进购就好,反正,朱允炆也不知道这个白是干什么用的!”

朱棣闻言,脸上的表情却是有些怪异。

这段时间,徐牧也是拉著朱高炽在北平到处溜达,偶尔也要来燕王府,督促朱高炽锻链身体,没事儿直接丟给朱高炽两个大石锁,让朱高炽打熬力气。

还不准朱高炽吃甜食。

著实把朱高炽给折腾的不轻。

但是,朱高炽却是发生了不少变化,小胖子有肌肉了,看起来居然也有一些英武不凡了,虽然还是跟朱高煦没法比,但是,也不是那个走几步就喘的小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