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回来了,都回来了!太祖高皇帝的铁腕回来了!(2/2)

他本想拿李至善嚇唬王强,却没想到王强不仅不怕,反而要把李至善也拉下水,他清楚李至善虽纵容士绅,却绝不敢公然对抗皇权律法,若是王强真把奏摺递上去,李至善为了自保,定会立刻与他撇清关係,甚至反过来治他的罪!

这一刻,周世昌才真正意识到,眼前的王强,和那些忌惮官场关係的科举文官完全不同一一这些胥吏出身的官员,眼里没有“靠山”“交情”的弯弯绕,他们只认两样东西:一是朱棣的圣意,二是《大明律》的条文。

对於他们来说,大明就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我永乐皇帝陛下!

王强不疾不徐,抬了抬手,就拿出了诸多的证据。

这些,都是李如林上上下下,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硬生生的走出来的。

“王——王知府,我——我错了!”

看到这些证据,周世昌顷刻间汗出如浆,再也撑不住桀驁的姿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那些隱田我愿意交出来,欠的赋税我也补上,求您別把这事捅到陛下那里,別牵扯李府尹!我再也不敢了,求您开恩啊!”

王强看著他从器张到求饶的转变,眼神没有半分鬆动,拿起案上的判词,缓缓念道:“查常州府士绅周世昌,欺隱田產五千三百亩,包庇隱户九十八户,偷逃赋税两百一十两,证据確凿,依《大明律》卷九田宅门』之规定,判:所隱田產全数没入官府,分予流民耕种;追缴所欠赋税及罚金共四百二十两;杖责四十,以示惩戒。”

念罢,他掷下籤牌,沉声道:“来人!將周世昌押下去,先杖责四十,再监押待赎,其余士绅,若三日之內,隱田未清、赋税未缴,便按律流放!”

“是!”衙役们上前,架起瘫软的周世昌就往堂外拖。

周世昌再也没了之前的器张,只剩下哭嚎求饶,却没人再理会他。

堂下百姓见状,纷纷拍手叫好:“王知府公正!”

“早就该治治这些占的恶绅了!”

王强环视堂下,声音洪亮地对眾人道:“诸位乡亲放心,今后在常州府,无论是谁,哪怕是皇亲国戚,只要敢违反《大明律》、欺压百姓,我王强定不姑息!陛下让咱们来这里,就是要还常州府一个洪武朝的朗朗乾坤,谁也別想挡路!”

这番话掷地有声,不仅让百姓安心,更让躲在人群中观望的其他士绅心惊胆战。

他们终於明白,王强不是说说而已。

这个混蛋,他是真的敢动手。

而且—

这帮傢伙,他们到底是如何调查到了这些证据的?

他们是真的给你下基层。

包括王强这个知府。

对於胥吏们来说,他们可真是太想当官了。

想要往上走,就只能抱著朱棣的大腿,就必须要把事情给办好。

没办法,就只能苦一苦士绅了。

这些“只认陛下、只认律法”的胥吏,真的要动真格了。

消息传到南京。

暖阁,朱棣拿著锦衣卫的密报,也是有些震惊。

他是真的没想到,王强居然轻而易举的弄到了证据。

隨手把密保递给了徐牧,朱棣也忍不住对徐牧笑道:“你看看王强,倒是把“铁血直吏』这四个字做足了!周世昌想拿李至善当靠山,却忘了朕的人,从来不怕什么靠山!”

徐牧躬身道:“陛下,他们心中就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陛下您,他们心中只装著陛下与永乐盛世,如此,才能衝破官场的盘根错节,把新政落到实处。”

“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

朱棣点头,目光望向常州府的方向,眼中满是期许:“好!就让王强他们放手去干,朕倒要看看,这洪武朝的规矩,能不能在常州府,重新立起来,下旨,把这个周世昌的田分给百姓!”

常州府的清查风暴,自周世昌被锁拿后愈发猛烈。

王强带著李如林等胥吏团队,以周世昌案为突破口,拿著核查实证与洪武旧册,逐乡逐县推进隱田隱户清查。

天天下乡。

天天去调查。

冤假错案,隱田隱户,被调查的明明白白。

尤其是,朱棣的圣旨一下,把周世昌的土地分配给老百姓,更是引起了极大的热情。

皇帝说话算话,知府说话管用。

如此一来,举报的更加积极。的凡此前抵制的士绅,若主动交出隱田、上报隱户,便从轻发落若仍敢顽抗,便直接派衙役与锦衣卫上门查抄,证据確凿后当即锁拿。

短短一月间,常州府下辖五县的积弊被彻底撕开。

刘员外隱瞒的一千八百亩良田被全数查出,李栋樑通过“诡寄”手段掛在佃户名下的六百亩漕运田產浮出水面,就连世代书香的张举人,也被查出包庇五十余户隱户、偷逃赋税百两。

前后共有十七名士绅因情节严重被抓入狱,其余士绅见状,纷纷主动到府衙报备隱田、补缴赋税,再无人敢存侥倖之心。

待清查收尾,李如林拿著统计册页向王强稟报时,声音里满是振奋:“大人!咱们这一月共清出隱田两万三千余亩,找回隱户四百余户!这些隱田已按洪武旧制,一半分予流民耕种,一半充作官田;隱户也重新登记入黄册,免除他们前三年半数赋税,百姓们都说是遇到了青天大老爷!”

王强接过册页,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紧绷的脸上终於露出一丝笑意,他起身走到窗边,望著府衙外熙熙攘攘的百姓,唇角也是露出有了笑容。

此前因士绅占田而流离失所的流民,如今已领到新的地契,正忙著筹备春耕;曾被隱户问题困扰的里甲,也重新恢復了秩序。

“好!”

王强转过身,语气坚定,“清查只是第一步,按律处置才是关键。这些被抓的土绅,有的强占民田、有的逼良为奴、有的偷逃赋税,桩桩件件都违了《大明律》,更坏了洪武朝的规矩。咱们不能只抓不办,得奏请陛下,按洪武旧制来处置,才能真正震慑住天下的蛀虫!”

说罢,王强当即召来文书,亲自口述奏摺內容。

开篇先稟明朝廷常州府清查隱田隱户的成果,列明清出的田亩、隱户数量及分配处置情况;接著细数被抓十七名士绅的罪状,附上阵仗、佃户供词及洪武旧册对照证据;最后恳请朱棣:“依洪武朝《大明律》及《大浩》旧例,对涉案士绅严惩不贷,以做效尤,復我大明朗朗乾坤”。

奏摺写就,王强亲自核对无误,盖上常州府知府大印,即刻派快马送往应天。

科举的读书人想要贏,他们这些胥吏更加的想要贏。

毕竞,科举出来了,家庭条件都还算是可以,就算是家庭条件不行,当了官,也能积攒不少。

他们不行,一旦输了,就是彻底输了。

没有退路。

快马日夜兼程,三日后便抵达南京。

御书房朱棣看到奏摺的时候也是暗暗吃了一惊。

“清出隱田两万三千余亩、隱户四百余户!”朱棣自言自语:“一个常州府就是如此,这天底下其他的州府又是如何?“

建文才干了两年,局面竞是糜烂到了这个程度。

朱棣都要怀疑,这还是大明么。

看到王强恳请“按洪武旧制处置”,朱棣拍案叫好:“好一个王强!不仅能查出积弊,还敢坚持按太祖高皇帝的心思办事,比那些只会空谈仁义的文官强多了!”

徐牧凑上前看了奏摺,也頷首道:“陛下,王强此举正是抓住了要害。建文朝弊政的根源,便是背离了洪武朝“严惩贪腐、均平田赋』的规矩,如今王强要按洪武旧制处置,既是肃清常州府的积弊,也是向天下传递陛下要恢復洪武旧规的信號!”

顿了顿,他笑著开口道:“那些观望的士绅、抵制新政的文官,见陛下支持王强,定会收敛气焰。“

朱棣深以为然,拿起硃笔,在奏摺上批覆:“常州府清查有功,王强赏银百两、绸缎十匹。涉案士绅依《大明律》及洪武旧制处置,无需姑息。另,著户部、刑部各派官员赴常州府,协助处置后续事宜,確保隱田分拨、隱户安置落实到位。”

批覆下达的同时,朱棣还特意让纪纲將常州府的清查成果与处置决定,在应天官场暗中通报。

他也想要看看,这些科举文官集团会是什么反应,胥吏出身的官员不仅能做事,还能做得比科举文官更彻底。

消息传回常州府,王强拿著朱棣的批覆,心中更添底气。

他即刻升堂,对被抓的十七名士绅宣读处置结果:强占民田者,田归原主、

本人流放三千里;偷逃赋税者,补缴三倍罚金、杖责六十;包庇隱户者,革去功名、罚没半数家產。

处置令一出,常州府的士绅再无异议,百姓更是拍手称快。

而对於士绅和科举文官集团来说,他们就是感觉毛骨悚然了。

一个幽灵,一个叫朱元璋的幽灵正在大明的天上看著他们。

回来了,都回来了!

太祖高皇帝的铁腕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