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腐败初现触底线(2/2)

李勤的侄子正坐在机舱里,脚边是个黑色行李箱。飞机刚停稳,缉私队就冲了上来。箱子打开,一捆捆现金码得整整齐齐,每捆封条上都印著“京州市政府专用章”的编號。

丁义珍到场时,清点刚结束。

“三百零八万。”王大陆递上清单,“来源清晰,全是教育局近三年的专项拨款,走八家空壳公司洗出来,最后匯到这小子名下。”

丁义珍点点头,转身对记者举起一捆钱:“三百零八万,刚好够买一万两千四百份问题午餐。”他侧身,大屏幕亮起,播放的是金山小学监控画面——几个孩子吃完午饭后趴在桌上乾呕,校医匆匆赶来。

现场一片寂静。

---

深夜,指挥中心。

丁义珍站在沙盘前,指尖划过三十七个被標红的部门:教育、环保、交通、住建……红线交织,像一张网。

视频接通,棒梗穿著旧式军装,背景是间老式办公室,墙上掛著1962年的“四清运动”档案图。

“当年我爹在这屋里,用算盘打出三个县长的帐。”棒梗指著图,“一笔笔,一毛一分,全算出来了。”

丁义珍点头:“现在有区块链,有全息溯源,比算盘快。”

“但人心没变。”棒梗敲了敲桌面,“有些人,总以为钱能堵住嘴,权能压住事。可你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世。”

“那我该怎么办?”丁义珍问。

“反腐不是拆房子。”棒梗盯著他,“是要给活著的人立规矩。你查一个,要让后面九十九个睡不著觉。”

画面一转,院中一棵老树下,贾东旭手书的“公生明”牌匾掛在墙上,风吹得木牌轻轻晃动。

---

第二天下午,丁义珍坐在高育良办公室。

茶几上摆著三份材料:李勤的分红单,供应商在开曼的帐户流水,还有赵立冬女婿控股的环保公司股权图。

高育良翻著股权结构,手指停在一家名为“绿源环保”的公司上:“这名字听著耳熟。”

“赵书记女婿的白手套。”丁义珍说,“去年拿走环保局八千七百万项目,转手包给李勤的表弟,材料用的全是回收废料。”

高育良冷笑:“好算计。”

丁义珍从包里掏出一封信,信封上没有字,但火漆印是棒梗专用的虎头纹。

高育良看到印,手顿了一下。

他拆开信,只看了两行,突然站起身,把信拍在桌上:“明天早上八点,我亲自坐镇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