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办厂难题待攻克(2/2)

王大陆听完,低头在本子上写了一行字:“销路前置,合同驱动。”

丁义珍瞥了一眼,笑了:“总结得不错。”

正说著,县委办主任孙连城敲门进来,手里拿著一份刚列印好的文件:“丁书记,昨晚整理的材料,要不要发下去?”

丁义珍接过一看,是大家匯总的几类可行產业方向,附了简单说明和参考案例。

“发,但加个说明——这不是定案,是线索。每个镇回去研究,下周五开『破题会』,谁有想法谁上台讲。”

“讲啥都行?”

“讲不清没关係,”丁义珍说,“但得讲出来。哪怕说『我觉得可以搞塑料筐』,也得说为啥——原料哪来?卖给谁?要多少钱?答不上来,就写『待调研』。”

孙连城点头出去了。

王大陆看著门关上,低声问:“真能有人答上来?”

“不一定。”丁义珍靠在椅背上,“但得逼他们动脑子。当干部,最怕的就是等命令。现在命令来了,他们躲不了。”

王大陆笑了:“那我今晚就出第一期《信息简报》,就两页,把甫叔说的、杂誌里的、咱们討论的,全列上去。”

“好。”丁义珍说,“標题別哨,就写——『目前我们掌握的三条路』。”

中午饭没在食堂吃,两人在办公室对付了两碗泡麵。王大陆边吃边翻资料,突然抬头:“有个问题——要是某个镇真找到销路,但其他镇没动静,会不会出矛盾?”

丁义珍咬著叉子,“但矛盾总比死水强。谁先动,谁先得利。等看到別人厂子开工、工人发工资,剩下的自然坐不住。”

下午三点,丁义珍召集县委办几个骨干开了个短会。

“从今天起,成立『乡镇企业筹备专班』,王大陆牵头。”他站在会议室前面,“每天匯总信息,分类建档。所有建议,必须回答三个问题——原料来源?销路预估?启动资金?缺一项,標红待查。”

有人问:“要是有人瞎报呢?”

“瞎报也记下来。”丁义珍说,“至少说明他在想。比装睡强。”

散会后,王大陆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整理第一份简报。丁义珍站在窗前,看著楼下县委大院里几个干部匆匆走过,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抱著文件快步走。

他知道,有些人已经开始琢磨这事了。

周五的“破题会”还没开,但风已经吹了出去。

晚上八点,王大陆把列印好的简报送到丁义珍办公室。两页纸,清清楚楚列了五个潜在方向,三个待验证问题,末尾加了一句:“请各镇结合本地情况反馈初步设想。”

丁义珍看完,没提修改意见,只问了一句:“你觉得,哪个镇会第一个交答案?”

王大陆想了想:“柳树镇。老李昨天私下问我,能不能先试个小作坊,做竹编筐,供应县城菜市场。”

“竹编?”丁义珍挑眉。

“本地有竹林,老人会手艺,启动成本低。就是——销路还没谈。”

丁义珍在本子上写下:“柳树镇,竹编筐,销路待接。”

然后合上本子,说了句:“明天让老李来一趟,我跟他聊聊。”

王大陆起身要走,丁义珍又叫住他:“对了,把甫叔说的那三类商品,单独列个清单,加上物流建议。下周发下去。”

“好。”

门关上后,丁义珍没动,坐在灯下,把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写下一行字:

不求快,但求实。

先摸清底线,再谈突破。

他盯著这行字看了几秒,伸手拿起茶杯,杯底还剩一口冷茶。

他仰头喝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