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基石初奠(1/2)

沪上的深秋,天高云淡,空气中瀰漫著桂最后的甜香,也夹杂著一丝属於建筑工地的尘土气息。

曙光教育集团內外,两种截然不同的丰收季节,正同步上演。

校內,“文脉深植”计划经过一学期的精心浇灌,已结出累累硕果。新校区的文化氛围愈发醇厚。

国学社的学子们已能独立策划一场小型的“唐宋诗词品鑑会”;民乐小组的《彩云追月》合奏已颇有韵味,甚至开始尝试为学校的宣传片配乐;非遗工坊里,嘉定竹刻师傅正式入驻,带著几个有天分的学生雕刻出第一批带有曙光印记的笔筒和镇纸。那种沉静、专注而又充满创造力的气息,成为这片土地最动人的底色。

而校外,一场属於曙光投资的丰收,正以更磅礴的气势席捲而来。李先生主导的“启东地產”与曙光投资合作的两个毗邻校区的住宅项目——“曙光苑”和“晨曦家园”,歷经紧锣密鼓的建设,正式宣告全面封顶。

这两个毗邻曙光新校区的项目,共计150亩土地,一共36栋典雅大气的11层小高层拔地而起,每栋住宅楼3个单元,设施齐全绿化优美,勾勒出崭新的城市天际线。

户型设计务实而宜居,平均100平方米,一梯两户,充分考虑了舒適温馨的需求。

更引人瞩目的是,两个小区均配套建设了高標准、现代化的大型幼儿园,每个园所设计容量均达到500人。此刻,这两所幼儿园的钥匙,正静静地躺在即將举行的捐赠仪式的托盘里,等待著正式移交由政府教育部门接管运营。

这不仅是李先生对当初承诺的兑现,更是“教育地產”模式中“反哺社区、贡献公共资源”的核心体现。

而最引爆市场的,是项目的预售方案。严格按照赵楼生最初的构想和要求,优先教职工需求,价格均低於同地段市价的20%。

预售的消息一经释放,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冷水,瞬间引爆了全城的购房热情。

销售中心门口排起了前所未有的长龙,諮询电话被打爆,线上报名系统一度瘫痪。

人们看中的,不仅是优惠的价格、优质的户型,更是那扇无需天价学区房、却能直通声誉日隆的曙光学校的“隱形门票”。

“摇號购房”成为了那几天沪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无数家庭怀著期待与忐忑,递交资料,等待命运的摇號球能带来好运。

张天胜几乎住在了销售中心,协调著蜂拥而至的客户,確保流程的公平公正,他疲惫不堪,眼底却闪烁著兴奋的光芒。

预售的火热,资金的回笼,如同久旱后的甘霖,瞬间缓解了曙光紧绷到极致的资金链。

赵楼生站在办公室窗前,望著远处已封顶的楼宇,心中百感交集。教育地產的成功,此刻如此真切地成为了教育理想的坚强后盾。他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而是第一时间召集了核心团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