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回国、回家、回校(2/2)

“肢体语言观眾隔那么远看得清吗?就得看脸!看眼神!”王佳坚持。

“可是…”

“哎呀你们別爭了,听我说…”这是试图和稀泥的周扬。

徐阳循声望去,果然,几个熟悉的年轻人正围成一圈;中间摊著剧本和画得跟抽象画似的分镜脚本,一个个眉头紧锁,显然正为他们毕业作品里的某个场景死磕。

比起徐阳记忆里他们后来的成熟模样,依然带著校园特有的鲜活和…嗯,一点点艺术青年的较真和可爱。

表演系的王佳、刘竟、周扬,还有经常在篮球场上被他们摄影系打的找不著北的表演系罗晋和朱亚文。

徐阳嘴角噙著笑,本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原则,本想降低存在感,悄悄从战场边缘溜过。

奈何他如今身高腿长、气质卓然,在人群中显眼。

眼尖的周扬第一个瞥见,“哟?徐…徐阳?”

语气里充满了不確定,毕竟这傢伙出国两年,气质沉淀得有点嚇人啊;虽然穿著简单的休閒外套,但那气场跟周围这帮学生崽好像不是一个维度的。

这一声如同按下了暂停键,瞬间把其他几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哇!真是徐阳啊!”王佳也认了出来,脸上绽放出大大的笑容,“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们都看到美国那边的新闻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牛逼大发了啊同学!现在全校都在传你的事跡呢!”

文静秀气的刘竟也笑著用力点头,“真的太厉害了,徐阳。”

罗晋和朱亚文显然也早已知晓,尤其是那部以极低成本撬动全球票房的电影,在国內影视圈已经小火了一把。

两人笑著冲徐阳挥挥手,罗晋调侃道:“行啊阳子,出去两年,搞出这么大动静,回来也不提前吱一声!”

朱亚文更直接,一把拉住作势要溜的徐阳,“哎哎哎,別走別走!徐大导演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快,快来给我们这支陷入困境的革命队伍指点一下迷津!我们是表演系毕业作品,正为这个场景犯难呢,王大女主和朱大男主快打起来了!你是经歷过好莱坞工业体系洗礼的人了,给点高屋建瓴的意见唄?”

徐阳被拉住,只好停下脚步,哭笑不得地摆摆手:“可別寒磣我了,什么大导演,就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你们这什么情况?具体说说?”

王佳说明过后,徐阳指点了几句话,瞬间点破了僵局。

罗晋猛地一拍大腿,眼睛鋥亮:“对啊!抓特写!这思路太活了!谢谢阳子!你可救了我们老命了!”

朱亚文也恍然大悟,用力点头:“確实!这样既不浪费演员的情绪,也给后期留下了创作空间。厉害啊徐导,好莱坞没白去,这经验值蹭蹭涨!”

王佳笑嘻嘻地说:“成!就按徐导说的办!要是排练得顺,晚上请你吃火锅!”

徐阳哈哈一笑:“別客气,互相学习。你们先忙著,我得去穆老师那儿点个卯了,去晚了怕老头念叨。”

“快去吧快去吧!多谢指点啊徐导!”

........

徐阳敲了敲门,里面传来穆老师熟悉的声音:“进来!”

他推门而入,顿时愣了一下。

好傢伙,办公室里不仅是穆老师,导演系的系主任,以严谨著称的郑洞天教授居然也在。

两位大佬正喝著茶,聊著天,看样子是专门在等他。这阵仗,颇有点“三堂会审”的意味。

穆德远教授还是老样子,头髮有点乱糟糟,穿著件摄影马甲,鼻樑上架著老镜。

看到徐阳进来,他摘下眼镜,上下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嗯,不错不错,人模狗样的,没给咱北电丟人!看来资本主义的汉堡包也没把你餵走形嘛!”

郑洞天主任则气质更儒雅一些,他推了推眼镜,微笑著主动伸出手:“徐阳同学,欢迎回国。你这次可是给我们学校,乃至中国年轻电影人,都挣足了面子。我和穆老师刚才还在聊你和你的《地球》呢。”

徐阳赶紧上前两步,微微躬身和郑主任握手:“郑主任您太夸奖了,穆老师好。我就是运气好,莽撞地试了一下,没想到成了。”

“坐坐坐,”穆德远指著沙发,“別站著说话。赶紧的,別藏著掖著了,跟我们俩老傢伙详细坦白从宽,在美国那边到底是怎么折腾出这么大动静的?报纸上那点东西写得云山雾罩的。”

徐阳依言坐下,整理了一下思路,便开始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那近乎荒唐的创意来源;重点强调了对市场空白和观眾好奇心的判断,故事创意本身的核心吸引力,以及那么一点点不可或缺的好运气。

两位老师听得极为专注,不时插话提问,问题都非常专业和內行。

“所以,几乎是单一內景,全靠概念和对话驱动?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视觉奇观?”

郑洞天主任若有所思地问,手指轻轻敲著膝盖,“这很大胆,甚至有点顛覆性。”

“是的,主任。”徐阳点头,“成本限制反而逼著我不得不放弃所有哨的东西,回归到故事和表演本身。我觉得这也证明了一点,只要故事足够抓人,形式可以极度简化。”

“发行环节呢?”穆德远更关心实战操作,“新线那边是怎么啃下来的?他们那帮人可精得很。”

“主要还是让他们看到了商业潜力。”徐阳解释道,“谈判过程其实比较快,他们看中了影片的盈利能力和话题性,条件开得相对公道。”

“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啊!”

郑洞天主任最终感慨道,语气中充满了讚赏,“徐阳,你走的这条路子,虽然有其特殊的偶然性;但它成功地验证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极低成本、超高概念、精准发行。这对很多苦於找不到资金和机会的年轻电影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思路上的启发。值得在咱们学院好好探討学习。”

穆德远更是得意地拍了拍徐阳的肩膀,对著郑洞天说:“老郑,怎么样?我就说我这学生是块璞玉吧!当初他非要去美国做交换生,我就觉得这小子肚子里肯定憋著坏…哦不,憋著大招呢!果然没看错!给咱摄影系长脸了!以后看你们导演系那帮小子还敢不敢说我们只会摆弄机器不懂创作!”

又聊了一阵行业动態和学校近况,穆德远才意犹未尽地站起身:“行了,別光顾著聊了,走,我亲自带你去把最后那点手续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