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没有什么不可能(2/2)

“如果说灵根是一把锁,那么神识就是钥匙。而林承同志刚才的演示,相当於为我们提供了一把万能钥匙的全套数据。”

“我们不需要立刻就完全复製出这把钥匙,我们只需要造出一个验匙器,去检测全华夏十几亿人里,哪些人的身体里,天生就带著適配这把锁的钥匙胚子!”

陈培院士补充道:

“这个验匙器的构想,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我们需要一个激发源。”

“根据我们的初步推测,未觉醒的灵根处於惰性状態,其物理特徵极其微弱,难以直接探测。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极其微弱但频率精准的外部灵气场,去『拨动』它一下,让它在一定时间的迟滯后,產生可被观测的应激反应。”

“第二步,就是检测端。在激发过后,用高精度传感器捕捉这种应激反应的特徵。有灵根的人,和没有灵根的人,其反馈信號在理论上將会有天壤之別。甚至灵根的品级优劣,也能通过反馈信號的强度、纯度和稳定度来进行量化分析。”

听到这里,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明白了。

这套方案,至少逻辑上是通的。

但紧接著,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有人开口问道:

“时间呢?离灵气全面復甦,只剩下不到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理论建模、设备研发、原型製造、安全测试、再到大规模量產……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番话语,像一盆冷水,浇在了眾人刚刚燃起的热情上。

是啊,两个月。

实际能用在这件事上的时间肯定比这短得多。毕竟在完成了灵根检测装置的时候,大规模灵气復甦也跟著来了的话,这装置的意义其实也没剩多少了。

对於一个涉及全新原理的尖端设备研发项目而言,两年都未必够用,何况是不足两个月?

这已经不是“赶”了,这是在“飞”!

会议室再度陷入沉默。

高建瓴沉默了片刻,他缓缓站起身,拨通了加密线路。

“——在我们的歷史上,不可能这个词,从来都不是投降的理由。”

对方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带著一种洞穿歷史的深沉。

“两千年前,我们的先辈用最原始的工具,筑起了万里长城,抵御游牧的铁蹄。百年前,我们一穷二白,面对的是船坚炮利的列强,却也一样打出了一个新天地。”

“几十年前,我们被技术封锁,连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要自己从零摸索,我们不也爆响了属於华夏的那颗大蘑菇,挺直了民族的脊樑?”

“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擅长的,就是在绝境中,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启动,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內完成。”

“为此,成立代號为【启灵】的最高优先级专项工程。”

“目標只有一个:在一个月以內,完成灵根检测仪的研发、量產与全面部署!不计代价,不问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