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收徒准备(1/2)
光阴如漏。
山外俗世沉寂,红云庙內却人影穿梭,忙碌不息。
重建庙堂、浇灌灵药、修补云池.....
许戒甲这月余来脚不沾地,早起督建偏殿,午间修补云池禁制,晚时又要往灵田走一遭,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不过也藉此机会,迅速熟悉了庙中诸多事务。
如今七月將至,雷雨频繁。
先前因地龙翻身要补种的雷公芋,可耽搁不得。
此物生得古怪,茎秆足有丈余,偏要种在峭壁边上吸收雷雨精气才肯生长。邓前辈说过,待冬至雪压芋头时,挖出来的块茎会泛著紫电纹路。
这芋头生吃麻嘴,若以炭粉相融,能过滤毒性,食之可让修士在雷雨天瞧见乌云中藏著的道韵。
它的地位。
只在不可或缺的云纹稻之下。
故有庙谚:“雷公芋啊三尺三,冬天挖来当仙丹...”
许戒甲望著蒸腾云气,忽忆起祖师手札中一句深意:“红云庙之根基,不在云法玄妙,不在修士多寡,而深藏於这一片片雷打不动的芋头与稻米之下。”
“师弟,快些弄吧。”宿永怀的声音从旁传来,打断思绪。
“师兄说的是。”许戒甲收起念头,广袖一振。
“嗤——!”
赤练如蛟龙出洞,在嶙峋山石间犁出两亩新田。
宿永怀隨后弯腰播种。
“宿师兄,”许戒甲抹了把细汗,“等种完这批雷公芋,我打算擬个招徒章程。待云鹤师兄出关,正好去山下三十五个村落选些好苗子。”
“收徒?”
宿永怀闻言一怔。
他素来独往独行,更別说教养徒弟这等琐事。
“师兄,”许戒甲瞧他神色,笑道,“庙里事多,若只靠咱们三个,何谈復兴?况且那玉衡观、碧竹门不过两三徒弟,如今是什么样子,你还不清楚吗?”
宿永怀愣了愣,沉吟道:“也罢,待会儿找青萍师姐討个主意。她前日还念叨著丹房缺个养水童子。”
红云庙有炼丹法。
三人中,只有青萍习得一种水炼丹术。
“行。”许戒甲应著,不时说起对弟子的看法,“弟子不必不如师,倘若能寻个天才,或许未来之路还需他帮扶自己呢。”
暮色渐沉。
两亩雷公芋终是栽完了。
两人摸黑下山,入了大殿,见青萍正清点物资,便將收徒事宜一一说出。
三人一番討论,大致有了章程。
“那就这般定下了。”许戒甲环顾二人,不疾不徐道,“待云鹤师兄出关后,便散出招徒消息,收纳庙下三十五个村落之民,矿工子弟优先,岁数均不得超过十岁。选徒之法,可效仿鸡鸣寺,设下静心、观行两道关卡。”
宿永怀正把玩著剑穗,闻言抬眼:“鸡鸣寺?”
“差点忘了,师兄先前未去大典。”许戒甲笑道,“那鸡鸣寺开炼器大典时,立下三关,每过一关者可得一法器,我见效果不错,便想著借鑑来用。”
“具体说说。”宿永怀来了兴趣。
许戒甲道:“静心之关,我见鸡鸣寺山门前跪著数十位散修,任凭烈日当空、风雨如晦,皆须跪足一炷香的工夫。其间若有搔首弄姿、东张西望者,即刻逐出。这般考验,方能筛去那些心浮气躁之辈。”
青萍手中绢帕一抖,笑道:“师弟此法甚妙。那些富贵子弟,平日里锦衣玉食惯了,哪里受得这般苦楚?倒是贫寒人家的孩子,反而心性坚韧些。”
“此法甚好,可用。”宿永怀点头附和,又问,“第二关呢?如何去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