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恢復高考(2/2)

他们村四面环山不见水,可不代表公社下属的十五个村周围都没河道,而且修桥补路、清理沟渠、平整土地都需要抽调青壮年劳动力。

方堃仰天长嘆,这日子没个消停的时候。

果然读书考大学才是吃上商品粮,做办公室,告別苦力活最好的方式。

与此同时,在十二號批准恢復高考的文件后,二十一號当天,媒体正式向外界公布恢復高考的通知。

消息传到他们这小山捞捞的时候,已经是隔天早晨,方汉民火急火燎的回家。

目光灼灼的盯著自家三儿子:“国家恢復高考了,远山,远明都打算报名试试,你怎么想的。”

方远山方远明,小爸家的俩儿子,方堃不记得上辈子有这幅场景,或者发生过,他已经忘了。

“爹,你也想让我去试试?”

“远山远明初中毕业都能参加,你是咱们老方家少有的高中学歷,不蒸馒头爭口气,为什么不去试试。”

方汉民不等儿子开口,继续道:“原先还想让你去公社谋个差事,远山参军,远明去县里的供销社採购部,你高中学歷可以去公社宣传部试试,实在不行农机站也是个好工作,可谁曾想突然恢復高考了,如果真给老子爭气,考上城里的大学,就是咱们老方家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

在方汉民眼里,弟弟家里的远山远明兄弟俩,是远不及自己二儿子有头脑的,当然得爭一爭。

仅是为了一个好听点的名声么?当然不是!

考上大学,一准能把户口迁进城里去,从此吃上商品粮,毕业后国家分配工作,消消停停的坐办公室。

以后那是拿笔桿子的,而不是成天挥舞锄头。

而且一人得道,全家沾光,甚至在他们这个小县城里,子孙几辈都能受到影响。

以前是没得选,可如果机会真的出现在眼前了,方汉民不会迂腐到阻止儿子尝试一把。

方堃没有过多犹豫,不过还是顿了顿才道:“爸,高考已经停了十年了,现在刚恢復,出题怎么出的,难度怎么样,里面有个什么章程,咱们全都不知道,我的想法是,考是肯定要考的,可今年太赶,咱们不急著吃这口夹生的热乎饭,我抽空去县城许老师家里,看看能不能借些学习资料回来,做足准备明年再参加高考。”

方汉民认真的盯著自家老三,他惊诧於儿子说的这么思路清晰,像是早就考虑好的一般,咂么了咂么,许久才道:

“你心里有主见就行,大海也跟著试试...”

方海一脸的不情愿,方汉民唯独没有让大姐方红一起试试,而是已经在找合適的亲家了。

方堃觉著回头可以喊上大姐一起,反正这几届高考,连父子齐上阵的都有,万一真有学习天赋呢。

恢復高考的风一夜之间吹遍大江南北,下乡的知青肯定是最激动的,可惜的是他们这地界没有知青过来,也只有隔壁临市的农场有京城下放的知识青年。

对於方堃这样的本地年轻人来说,不是为了回城找出路,而是为了进城改命运。

其实按他的想法,七七七八七九这三届高考,自己都不需要太著急,他现在还有很多事需要规划实现。

家里现在住的还是黄土屋,屋顶铺著杂草,雨一大准漏,自己穿的衣服是二哥传下来的,小妹方怡的衣服是大姐方红小时候的。

鞋冬天永远冻脚,所有衣物真就应了那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身上穿的每一件衣服,膝盖,胳膊肘,肩膀处,就没有不打补丁的,他不能就这么火急火燎的高考进城,方堃想先把家里安排好。

再差,也得想办法把砖瓦房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