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內部影片(2/2)
《追捕》作为改开初期国內观眾接触外部世界的“文化启蒙课”,给观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不仅体现在外形硬朗冷峻的杜丘硬汉形象,重塑了男性审美,真由美的扮演者中野良子更是成为了『国民女神』。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引起了不小的风衣西装穿搭潮流。
更为关键的是,大家被影片里的高楼大厦所震撼吸引,原来外面的世界长这样。
这也让很多学生打这时候起,生出了去国外看看的想法。
至於最后会不会选择回来,就不得而知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方堃没办法一棒子敲死去评价好坏。
果然,第二天进教室,早自习之前便有女同学谈论这部电影,甚至坚定有机会一定要出国留学。
现在出国很难,作为学生或者个人,头一个拦路虎就是托福签证。
二班一共二十六人,一半以上第一节英语课,老师摸底考试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默写不出来、
所以每天的早自习不干別的,所有学生嗷嗷就是背单词,口语什么的先不管,怎么能学好英语,就是一个字。
背!
方堃比他们轻鬆点,英语这玩意儿怎么说呢,你不会的时候,怎么学都是错的,而且有时候还越学越迷茫。
等真当你会了之后,能到跟老外对答如流的水平,回过头来再看,简单的简直跟小学生认汉字一样。
哪怕很多单词已经忘了,可方堃看一眼,便能习惯性的触类旁通,根据一个单词串联出十几二十个词儿来。
他背的轻鬆,把记忆方法教给了舍友他们,没成想赵勇军告诉了杨玉,杨玉又让他在讲台上把这个记单词的法子讲了一遍。
一来二去,他竟然因为这事儿,在系里小火了一把。
北大的大学生涯是不轻鬆的,並不像后世学生,高中嗷嗷学,大学嗷嗷玩,尤其是他们这几届。
每门课每周都有小考,一个月一大考,加上期中和期末大考,成绩影响各种评优评选,乃至入d名额,再加上各个都是卷王,竞爭压力相当大。
方堃的成绩稳定在前十末尾,不出彩,可也不掉队,反观吉泽国旗,这傢伙酷爱踢足球,除了周日的锻炼,基本上全在跟书本打交道。
“你要换粮票?”
方堃看向赵淑琴:“细粮换粗粮,你別跟我说你不换。”
“换也行,反正我也吃不完,不过作为条件,你得教我怎么学好英语。”
“这有什么好教的,先解决单词量,这玩意儿背就行了,方法我也讲过,只要词汇量足够,语法也不是大问题,勤做题就行,口语的话...”
方堃顿了顿道:“可以去三里屯那边的外使馆饭店逮老外练习口语,如果抹不开面子,也可以看国外电影,多看几遍一字一句的背台词,练出伦敦腔也不是没可能的。”
赵淑琴一脸呆滯,“这方法是別人告诉你的,还是你自己琢磨的?”
“別人告诉的唄,我也是刚来学校,哪有这本事,粮票你还换不换。”
“换,你要多少?”
“咱们定个长期合作怎么样,你回去问问你们女生谁吃不完,或者谁吃不惯粗粮,我们男生这边细粮换粗粮越多越好。”
“行,我帮你问问。”赵淑琴盯著方堃看了几眼,稀奇的发现这傢伙还有点小帅是怎么回事,以前怎么没注意到。
方堃可不知道对方所想,中午回去搜罗细粮票,把这事儿一说,所有人都乐意。
跟吃好相比,前提还是得吃饱,不然饿著读书实在是学不进去也记不住。
下午交易,女生这边乐意的不太多,有的是已经跟认识的老乡交换了出去,有的则打算留著自己用,赵淑琴看著方堃清点,突然想到什么。
“对了,別的班的行不行,我知道你找我换的原因是什么,你们男生饭量大,我还可以去別的班女生那里问一问。”
方堃想了想:“可以,不过不用勉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別最后弄得其他系男生堵我们的门儿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