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方同学恐怖如斯(2/2)

离开东来顺返回学校,稿子被邹士方用铅笔勾勾画画,做了一些细小修改。

校刊之所以不用笔名,而且还得附带院系,正是因为方便审查,文章面向全体学生老师,主要思想立场必须得没问题。

小说被录用,回宿舍后把这事儿一说,张伟那张嘴跟按了喇叭似的,下午还没放学全班甚至一班的人也听到消息了。

身为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最能拿的出手和引以为傲的当然是文学功底。

系里私下给未名湖投过稿的学生不知反几,可大家毕竟是第一次写,被拒稿又是常態,大一新生入校一个月便能在校刊上发表小说。

这足以证明,方堃同学的文学功底恐怖如斯!

方堃被动的火了,哪怕小说还没见到,火的范围有些小有些淡,可他还是火了。

十二月初,一觉醒来,窗外白茫茫一片。

进京的第一场雪,就这么悄然而至。

没见过雪的南方学生,兴奋的跟小孩儿一样跑出去撒欢。

方堃对雪不稀罕,可京城的雪,尤其是七八年京城的第一场雪,还是很稀罕的。

与此同时,老人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宣布正式拉开了改开的大幕。

消息传到北大校园,所有学生都沸腾了,返城的知青热泪盈眶,大家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前的一束微光,兴奋的奔走相告。

《未名湖》创立首刊,於月中正式校內发行,一本售价三毛钱,首日售出一千余册。

未名湖作为校內“非盈利性学生刊物”,旨在低价推广文学创作,方堃问过陈建工,一份成本在两毛,售价三毛。

售卖获取的钱抵掉成本后,剩下的主要用来提供文学社的活动支持。

方堃已经受邀请加入了五四文学社团,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活动,多是聚会交流,茶水零嘴的消耗,有时候还要去茶馆消遣,开销必不可免。

赵淑琴当天早早排队购得了一本,翻了將近一半,才看到方堃写的《牧马人》,小说名的右下角,清清楚楚標明了作者名和所在系別。

赵淑琴谁也没有告诉过,其实她也写了一篇差不多三千字的短篇投了稿,只可惜被婉拒了。

这时候再看手里的小说,明明不是自己的小说被发行,可这上面的人她认识啊,还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心里莫名有种与有荣焉的喜悦和自豪感。

“牧马人...”

轻轻念出书名,赵淑琴下意识想到,难不成这是一篇写放马的小说,目光落在正文上,时间如流水般开始飞快流逝。

许灵韵苦难坎坷的人生经歷,最容易让现在的文青共情,尤其是在农场自我精神的救赎之旅,投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许灵韵。

留在美国从此过上富裕人生,还是回国回到那个他心心念念的小家,那里有等待他的妻子和孩子,两者又该如何抉择。

小说越读到后半段,越让人慾罢不能,沉浸其中。

两万字不长,读完最慢也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等赵淑琴的心神从小说的世界里走出来,才发现舍友王琴她们已经回来,且人手一本未名湖。

宿舍很静,她没有打扰眾人,而是拿著杂誌出了宿舍。

赵淑琴突然很想去找方堃,可又觉著有些不妥,毕竟俩人男女有別,容易传出误会,只是现在的思绪格外的纷乱,她没注意到的是,之前换粮票也没考虑过影响,现在却下意识考虑进去了。

而同一时间,楼道右端的另一间女生宿舍,寧姚合上刚刚买来的《未名湖》杂誌,目光看向窗外的雪景久久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