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名利(2/2)

校外怎么样方堃不知道,在校內他现在是连厕所都不敢上了。

同学们太热情了!

中文系出了个大作家,原来大家一直掛在嘴边热谈的小说《人生》,也是这傢伙写的。

同样都是文科生,你咋这么有才呢,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方堃现在中午第二节课提前十分钟闪人,杨玉也不拦著了,跑去食堂打饭,掌勺阿姨瞅著他稀罕的跟看熊猫一样,那勺儿是满噹噹的往他饭盒里扣。

刘振云抑鬱了,心里仰天长嘆既生瑜,何生亮。

他原以为自己在校刊未名湖发表瓜地一夜后,哪怕跟方堃还有差距,可这个差距他有自信迟早能追上。

可最近京城晚报上面的报导,让他感到室息。

京城晚报连著刊登了两期,均附带了照片,一个是方堃被提问回答问题时的照片,一个是和当代文坛各大家合照的照片。

方堃看著也稀罕的不得了,这以后结婚有了儿子女儿后,绝对有的吹了。

就是黑白照差点意思,方堃当时压根没想到去和记者沟通要两张照片留个纪念。

当然时间也不急,他现在是作协一员,人又在京城,以后每年都有文学工作会议要参加,跟大家合影留念太轻鬆不过。

甚至这还是他后来人的想法,在身边同学的眼里,自己现在何尝不是优秀的青年作家,离文学大家的身份,输也就输在年龄和资歷上了。

隨著各地报纸的爭相刊载,小说《人生》和《牧马人》热度又上涨了一个层次。

沪上收穫那边,为了满足读者需求,不得不加印第二期杂誌和特刊。

印刷厂的油墨用了一桶又一桶,操作工人手都抢哆了,可还是完不成任务。

方堃这边,他见到了沪上文艺出版社派过来接洽的负责人,意思是想要给《人生》出版实书,

他当然应允,文科生,写小说,最大的成就可不就是被读者喜欢欢迎的同时,出版实体书。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是,出书不是自己已主动找出版社,自己掏钱,而是得对方见你的小说足够受欢迎主动找上门。

出版小说在任何时候,需要的成本都是很大的。

尤其是现在,小说出版必须通过出版社申请国际书號,否则被视为非法出版物,而书號费最低一万元。

七九年现在的一万元,这还仅仅是书號费,而且是最便宜的书號管理费,普通出版社费用在一到两万,权威出版社如种书局,可高达三万元以上。

之后就是编审费,设计排版费和印刷费。

而费用支付一般分两种情况,公费出版,即出版社承担,第二种则是自费出版,也是七九年现在最常见的形式。

新人作家想要自费出版,多是多人合著降低费用,就这也是天文数字。

七九年的现在,普通工人职工一个月三十到四十块钱,出版一部小说需要消耗普通工人二十年的工资。

跟他对接的中年人讲解的很认真,方堃肯定不会掏钱出版小说,这无关钱多钱少舍不捨得的事儿,自己掏钱听著就差点意思。

关键是正常情况下,这年头一个年轻人谁能掏出这个钱。

第二种情况,自然是选择公费出版,小说《人生》的市场预期足够好,出版社完全愿意全额承担费用並且向方堃支付版权稿酬,

名儿有了,財也有了,出版费千字30一100元,方堃的优点是小说有名气,现在的影响力足够大,不然对方也不可能主动找上门。

可劣势在於是新人作者,俩人一连吃了两顿饭压价抬价,对方打电话跟沪上那边沟通,最后终於定了下来。

出版稿费千字五十七元,十五万字稿费一共八千五百五十块钱。

方堃甚至还提出了,出版稿费可以不给,可以有个对赌协议,小说出版后销售超过一万本,他拿利润的4%,如果销售超过三万本,方堃拿6%,如果超过六万本,可以获得9%的利润。

他这个意见在此之前从没听过用过,沪上文艺出版社开会討论过后,直接给他否了。

《人生》现在太火了,市场预期不是一般的好,这小傢伙鸡贼鸡贼的,明显是奔著吃肉而不是喝汤来的。

截止到大二上学期期末大考前,方堃终於签订了合同,等待一个星期后拿到了八千五百五十块钱的匯款单。

方堃头一次体会到,现在这个年头儿,做什么都不如当作家来的舒坦。

八千五的稿费跑了趟邮政局拿到手,方堃觉著自己明年可以提前寻落寻落,二环內有意出售的四合院房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