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掌眼(1/2)
第133章 掌眼
韩錚对於这件事是耻於说出口的,尤其是在方堃面前提及。
可前有录音机,后有猴票,他现在太想表现,太想进步一下了。
方堃第一时间没有回应,而是看著这斯像是在说。
“怎么不长记性,还在跟这些人接触?”
每个人的气场不同,可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所相似,所以就有相斥和相互吸引的两种情况。
说通俗点,就是什么德行的人,交到的朋友,或者遇到的人,总是会和自己身上的某些特性有所相同。
磁场不搭的人,就是天天碰见,也会相互嫌弃对方。
韩錚弱弱道:“哥,我这段时间除了在家,就是跟在金子后面打发时间,真没有跟这些人接触过,我是记得您之前提过,喜欢那些瓶瓶罐罐...”
“欠债,欠了谁的债?”
“民间借贷,说白了就是高利贷,利息高的嚇人,这些傢伙表面上看著挺有钱的,之前接触的时候出手也阔绰,谁成想是打肿脸充胖子,那批..:”
韩錚看著方堃顿了顿,尷尬道:“那批录音机如果顺利到手卖出去的话,不光能平了帐,每人少说能赚个一万块钱,这些人就是算准了这点,才从外面借钱搞这生意的。”
方堃沉吟道:“所以高利贷还不上,想借钱文只能找能拿的出钱来的人,就找到你这儿了?”
“就是这个意思,哥,这些人怎么说呢,虽然接触不深,可也了解过,尤其是那个遗老家,全是靠著祖上萌阴过到现在,我从那老头儿儿子口里听到,一家子没有一个出去干活儿上班的,全靠变卖家產活到现在。”
方堃砸么道:“这也够厉害的,新种建国都多少年了,还没败乾净。”
韩錚在一旁跟道:“眼瞅著就三十年了,我看也快败的差不多了,要不那老头儿甘愿冒险,拿钱出来做走私的买卖。”
“真的只是简单的以物换钱去抵债?”
“哥,我以后要是再在您面前要小聪明,我就不是人,这辈子娶不上媳妇儿。”
“行了行了,”方堃摆了摆手:“你娶不娶得上媳妇,往我身上扯干嘛,因果懂不懂?这次乾净利索点,你先去接触接触,行的话就联繫我。”
“误,那我先走了。”
韩錚离开,方堃看著家里书桌柜檯上,虽然通过俩人的经营,已经摆了不少东西,可跟中式装修风格相映衬的瓶瓶罐罐的確没有。
倒是可以去市场上买些现代工艺品,或者便宜点买些十几二十年前的瓷器,可那玩意儿在方堃看来买回家就是纯纯浪费钱。
韩錚这边,当天晚上就联繫了王兴怀的儿子王志伟。
老子取名兴怀,有光耀门庭的意思,现在却得个牢底坐穿,也不用多久,二十年,不过年龄摆在那儿,估计是等不到出来的那一天了。
儿子取名志伟,可能是希望志向远大,以后能做出一番伟绩,只可惜完全不爭气。
韩錚自己能顺利出来,代价是把这两年的家底子散了个乾净,但他不清楚方哥给了这个王兴怀多少钱,可以认命的在橘子里蹲著。
再见王志伟,人缩在军大衣里,头顶的狗皮毡帽戴的很隨意,两片护耳也没绑紧,东倒西歪的像极了电影里的汉奸。
“錚哥,考虑的怎么样了,我跟你说,我这批货绝对都是好东西,以前都是宫里流出来的,也就现在贱,你等以后行情好了,绝对是天价。”
韩錚叼著烟,不逊道:“那你等行情好的时候再脱手唄,现在做什么赔本买卖。”
王志伟很瘦,眼眶没有凹陷,但是下面有黑眼圈,两眼无神,步子虚浮。
现在没大烟可抽,多半是在女人身上耗的。
“錚哥,我也不瞒你了,还债的钱其实我手头有,可也只够还债的,我最近刚联繫到了香江的表姑父一家,我打算过去投奔,內地是待不下去的,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韩錚眼神一闪:“听你这意思,是不打算回来了?”
“回来干嘛,我家老头子得坐二十年的牢,能不能出来还是一回事,如果真能活著出来我再回来接他,现在需要的是一笔钱过去做生意,香江跟內地可不一样,我这次过去一准儿做生意发大財。”
“那我提前祝王老板发大財。”
韩錚敷衍的说了一嘴,谁成想这傢伙还当真了,乐呵呵的,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
“你手里有多少物件?”
“挣哥,这天儿太冷了,咱找个地方喝两杯唄?”
“改天吧,等生意做完了我请你。”
王志伟乐呵呵的没有再强求,只是心里暗腹现在吃饭是你请客,物件一卖,钱一到手,请客的就是自己了,到时候债也不还了,老子直接闪人,想占便宜没门儿。
心里这么想著,脸上却笑的开心。
“当初八果联军打入四九城,慈谿跑路的时候,宫里的宝贝可以说是流了个乾乾净净的,我家老头子机灵,跟人搭伙儿截留了一批,到手少说五六百件。”
韩錚听著愣愣的,难怪吃老本儿能吃到现在。
“现在还剩多少?”
“那几年为了活命,上下打点送出去不少,再加上平时的开销,现在还有个八十多件,不过你放心,绝对都是好东西。”
“这样吧,明儿带我去看看,只要对,我全要了。”
俩人分道离开,第二天一大早,韩錚往交道口赶,结果在巷子口就遇见了方堃。
“陈主任,这事儿就拜託你了,虽然现在时间上晚了点,可我还是想尽点绵薄之力。”
陈爱军手里拎著方堃结帐的门钉肉饼,冒著的热气熏得还有点烫手。
“不晚不晚,你有这份心,哪怕现在已经开春了也不晚,方堃啊,你不知道,咱们这边虽然独门独院的居多,可也有那么几处大杂院,还真有不少满足你说的那些条件的。”
“那就拜託您了,这两天儘早统计出一份名单来,物资方面我安排。”
“你放心,我今天...最迟明天上午就完成名单,绝对不掺水分。”
这事儿於公於私都是好事,现在的冬天可远远要比后世冷多了,尤其是进入三九四九这两个时节。
九十年代之前的京城人为什么对四合院不待见,偏爱筒子楼楼房,脏乱差只是主要方面。
冬天天冷也是一方面原因,別说蜂窝煤炉子了,暖气片如果不是拿煤炭当钱烧,其实也没多大用,在屋里该冷还是冷。
这个冷也不冷別的地方,就是从地底传上来的寒气,所以小孩儿最先冻的一定是脚丫子。
跟陈爱军告別,韩錚上前道:“哥,事儿谈妥了,今天上午就跟过去看看,那个王志伟说要卖乾净去香江投奔亲戚,这一锤子买卖,他做完了拍拍屁股走人了,我怕又遇见坑被做局什么的。”
韩錚是真怕了,这八十件如果再来一堆假的,那他乾脆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