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电影上映(1/2)

第135章 电影上映

残留的秸秆儿草垛,方堃一归拢,这量够他的柴火灶充当点火引子起码小两个月了。

所有屋均摆放了一些瓷器,太大的那几个宝贝疙瘩,原先在客厅放著。

后面方堃又觉著不妥当,索性臥室书房各摆一个,余下的一趟一件,搬进了地下室。

八十余件宝贝,不管是瓷器还是字画,充当门面是够了,可想要填装满地下室就差强人意了。

一排立柜上少说能放个三十件,地下室一共有四排,左侧还有一大片空地。

这次买卖一做完,方堃觉著等明年,还可以想办法接触接触那些活到现在的遗老。

这些人手里的好宝贝太多了,与其最后便宜了別人,还不如自己捡了这个便宜。

天气放晴,晒了两天,院里的雪和冰碴子方堃刻意清扫掉。

虽然头顶的太阳落在人身上没有温度,可不妨碍去潮。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书库多,?????????s??.???任你选 】

方堃把装钱的麻袋,一袋一袋拎上来,寧姚在地下室的口接著。

“这也太多了,你们那个喇叭裤怎么这么赚钱?”

“稀缺性,没钱的会把自己的裤子腿改成喇叭裤的形式,可这是京城,一年到头总有有閒钱的时候,这里面就有一个从眾攀比心理在作票了,身边的朋友都穿了,自己不买一条说不过去,再一想著买上穿个三四年,左右都不亏,就更容易衝动消费了。”

寧姚拆著钞票上的橡胶皮筋,嘟道:“现在满大街都是喇叭裤,哪里稀缺了。

好在屋外没风,所有钱分开摊放,第三套软妹幣,大团结放一块儿,五块钱,两块钱,一块钱的分开放一堆。

这里面最少的就是五毛一毛那些零碎毛票子,密密麻麻铺了一整个院子,方堃瞅著又觉著麻烦又觉著心情愉悦。

“这个稀缺性不是针对市场,是针对源头厂家,喇叭裤这么火现在人尽皆知,可你看京城本地的服装厂,还是没有生產。”

方堃瞅著还有一个麻袋没有拆开,索性一股脑倒出来,继续道:

“这就是国营企业的弊端,明明赚钱的路子就摆在眼前,也不难,可生產什么,怎么生產,生產多少完全不是他们说干就能干的,开不完的会,打不完的报告,等项目正式落下来,早就被市场淘汰了。”

当然,服装厂现在也有不理会市场反馈的底气,喇叭裤只是裤子里面再小不过的一个分类,男女老少不同群体不同年龄需要的裤子类型多了去了。

不做喇叭裤,又不会饿死,职工们端的是铁饭碗,工资国家发,生產什么他们是不怎么关心的。

领导们更不会上心,一条因为日笨电影火起来的裤子而已,不至於他们大动干戈。

所以这也就便宜了现在的倒爷,便宜了他方某人。

寧姚听著一阵砸么,最后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钱在太阳底下晒了一天,寧姚怕被风捲起来吹跑,在屋里画画都没有心劲儿了,一直起身查看。

反观方堃就没心没肺了些,一直到下午三点,晒的差不多了。

俩人分工合作,方堃数整钱的大团结,寧姚数毛票子。

最后方堃数完了,寧姚才数一半,索性俩人一起忙活。

“97,98,99,100....97,98,99,100...75,76。”

数到最后,寧姚的手都有点发酸了,手指头点著橡胶皮筋捲起来的钞票。

“我这里是二十一万三千三百一十五块二毛一。”

“我那边好算,八万七千三百二十块钱。”

方堃没有去匯总加起来,寧姚主动揽下这活儿,也不用纸笔,就是眼睛往上翻,手指头在嘴边点著,一阵嘟。

“二十九万...三十万零六百三十五块二毛一?这么多!”

方堃却道:“也不算多,京城常住人口是多少?別说一人一条了,拥有百分之八的顾客都是恐怖的,更別提周边京津冀的市场现在也被打开了。”

今年的人口调查还没有在报纸上公布,不过仅是去年在京常住人口就有八百多万,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占比差不多六比四。

百分之八是什么概念,八百五十万算,六十八万人买他们的喇叭裤,一条十二块钱,那就是整整八百一十六万块钱。

这才哪儿到哪儿,更何况还不算周边省份的市场,这年头做生意不如做倒爷,像他们这种差不多快要控制整个北方市场的倒爷,现在缺的不是没人买,而是吴兴国那边的產量供不上。

至於要不要在京城起一家服装厂房,用以节省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方堃是没这个打算的。

真要办,也是吴兴国的事,他只是一个中间商,以后的打算也不是做轻工业行当。

哪怕后续出现卖喇叭裤的同行,方堃也不会在意,这片市场太大了,他一个人吃不完,也吃不下。

三十多方的现金,已经出乎了方堃的预料,他之前只管收,从来没有认真清点过。

一个人如果只有一沓钞票,这笔钱该怎么,打算多久,什么时候是不是少了一张,都会盯的仔仔细细的,隔三差五就会清点一遍。

可像他这种情况,说句不要脸的,真是愉悦並麻木著。

而且,这还不算系统里存著的三十九万块钱,方堃光靠呼吸一年就是九千七的收入,他真的得开始为怎么把钱出去而感到困扰了。

一沓咨钞票归拢好,又重新搬进地下室。

麻袋挨著地面最容易受潮,方堃又弄了张桌子,跟墙和地面隔离起来。

又从兜儿里拿出几个樟脑丸,丟在了四周,作用应该不大,不过聊胜於无吧。

下午四点,方堃带著寧姚出门,今天是电影《牧马人》的首映仪式,明天下午就是寧姚的火车,方堃后天回老家。

俩人到首都电影院的时候,门口已经人满为患。

这个年代的首映仪式其实和后世没多少差別,少了的可能就是门口专门有红毯和长枪大炮对著。

电影首映消息会提前放出去,公开可购买的票占大头,感兴趣的老百姓可以自发购买。

仅有小部分电影票对应的位子,会由谢普送给邀请来观影的同行。

谁说电影行业不好干,星期天电影院门口一个人都没有的,方堃和寧姚被挤的根本就进不去,连门口都到不了。

“方堃!”

听著声儿,寻著方向发现是刘生福。

“刘哥,这人也太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